只不过高孝珩看得太明白, 齐亡后, 一应高齐男性宗室都逃脱不了。
高孝珩因为本人品性不错, 暂时也没有被寻个由头治罪、赐死, 反而被“以礼相待”。
但是他还是时常为故国之亡而悲伤。
北周皇帝、宗室在宴饮上让他吹笛相和, 高孝珩哽咽不能奏, 齐亡后, 终于在短时间内忧思成疾, 得到归葬山东——也就是故国之地——的允许后,终于在周帝宇文邕彻底清算北齐宗室、遗臣之前, 顺利地病殁。
高殷此番前来, 就是以堂兄弟的身份, 最后送他一程。
齐亡后, 心存死志之人也不少, 高孝珩不是真的身体不好, 只是他已经不想活了而已。
如果高孝珩还是少年,那么救下他,并不是问题, 然而他年岁将近不惑,这个年纪,即使像当年唐无易将高殷偷梁换柱一样将他救出来,也已经成不了事了,所以高殷来给高孝珩送葬还抱着一丝能救下他的希冀的话,那么,唐无易未曾动身,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事实上,若是唐无易真的有意,愿意为“帝君”赴汤蹈火的人,绝对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距离当年唐无易踏破帝踏峰,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了。
十五年过去,这位帝君,已然君临整个江湖,他的名号,街头巷陌,寻常百姓,也能得知。
称帝君之令,则效力比皇帝的命令还要强上几分。
“君王治天下,帝君治江湖,诚哉斯言!”
这句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已然将帝君在江湖中的威势讲了出来,朝廷的归朝廷,而江湖的,则归江湖,或者说,归于帝君,天下大势,不再是朝廷压服一切。
当今一统北地的周帝宇文邕,便是未来赫赫有名的周武帝,三武灭佛中谥号带“武”的皇帝中的一位。
在这个时代,江湖高手确实有抵抗大军的能力,但是,宗师毕竟是少数,而且皇室也并非是没有支持者的,因此,种种因素相加之下,在明面上,皇室依然有声望以及这个能力,向江湖上的叛逆之徒下手。
周武帝宇文邕,他所下达的灭佛令,便是佛门在北地大昌的时候进行的。
宇文护四年换三帝,是权臣中的权臣,他在世的时候,宇文邕怎样顺服着他的心意推行佛门之道,在内心,就有多厌恶这个教派。
而在宇文护“被杀鸡儆猴”,作为慈航静斋惹上帝君的代价之一□□脆利落地杀死后,宇文邕以天子的正统名义,集结朝中的忠贞之士,快速地追剿宇文护的遗留势力。
真正的大权在握之后,宇文邕就要行使作为皇帝的职责了。
作为皇帝,要保证天下生民安定,然而佛门所取所用,皆为民脂民膏,又不知有多少青壮劳力投身佛门不事生产,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