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制片的电话是在下午三点打过来的,苏寥按了免提,生怕他有什么狗屎建议。
“故事很精彩,可以继续往下写了,加油!”
苏寥微松了一口气,看着电脑屏幕,“那谢谢你配合我的工作。”
于制片微怔了怔,没想到她竟然毫不谦虚,末了,又笑了笑,看了眼宣传部那边传来的消息,温声询问:“小苏,马上全体主创会在横国举办开机仪式,你是否要和我一同前往?我的助理会帮你订好机票。”
“不用了,太吵了我写不出东西。”苏寥没听出他语气中夹带着的三分暧昧,之所以拒绝的这么果断,她主要是不想看见顾时延那一坨。
“好吧。”于制片并不为难她,“主创人员全部都在横国影视城办理了工作出入证,等你得空了,随时可以去片场。”
“谢谢。”
挂断电话,苏寥打开微信,绝世宝藏制作群又加入了几个敲定好的角色,许是因为新人的缘故,都持着虚心好学的人设,语气恭敬的不要不要。
苏寥看了眼时间,还有三天这部剧就要在横国影视城开机了,她得抓紧把接下来的三、四两集写出来。
戴上发箍,把鬓边的碎发全部招上去,压力不知不觉又将她笼罩。
如果回到八年前,让苏寥再选择,她也不知道复读是不是会更好。
主流角度,肯定会,托钟向红女士的红利,她拿到了京市的户口,复读一年,上清北都不会太过困难。
但那时候她除了沉浸在顾时谦的死亡中,还带着青春期的叛逆,处处都想着同钟向红对着干,她说往东,那她偏要往西,气死她最好。
再加上,上天或许是被她的真情实感打动,她在网上记录的与顾时谦的点点滴滴被某大V转载后,意外地被出版社的编辑看中,迅速做成了实体,她给它取名《岁月有时》,感动了许多读者,在国内畅销三十万册,这个成绩对于一个新人来说,相当不错。
要知道苏寥那会才十八岁不到,她有太多心思无人诉说,策划她小说的编辑成了她的唯一听众,并且觉得她是一名讲故事的高手,鼓励她继续深造。
认同的话语,对长期活在钟向红女士阴影下的苏寥来说,就像黑暗中被点燃了一盏明灯,使得她毫不犹豫地跨入了创作之门,选读了宁艺那所艺术类二本院校。
额,年少轻狂呀,她当初根本没想到,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是根本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的。
人名、人设、故事梗概到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句对白,都要细心思考,是否存在合理,究竟有无必要,皆是考量。
一、二集剧本才交上去,她着手就要忙着后面的,期间还要时不时地注意别和其他前辈撞梗,毕竟这在创作圈是大忌,一个不小心,保不齐就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了终结符号……
上海,车墩影视基地。
冒着蒸汽的火车鸣笛驶来,摄制组打开天窗聚精会神,等待顾时延的视线望过来,他们迅速抓拍了十来张照片。
陈耳看了看成像,不禁感慨这家伙是老天爷赏饭吃,要脾气再好点,红二十年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