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倒也不知这位大理寺少卿竟是如此直白,开门见山就问案子,却也没有含糊,沉吟片刻道:“回禀大人,因命案发生在我五里堡吴氏祠堂内,为吴氏家族名声,特地恳请护城司大人不要外传。”
一听说在祠堂,赵瑞了然地点点头:“好,本官明白。”
吴为看他很是“通情达理”,也跟着松了口气,他道:“大人,这就随草民过去探查?”
村长只不过是乡贤,不算正经官职,只能自称草民。
赵瑞看了一眼身后的谢吉祥和邢九年,道:“走吧,争取早日破案。”
一行人顺着五里堡乡间小路,穿过热闹繁荣的村落,一路往人烟稀少的大雁山脚下行去。
谢吉祥注意到,正是午后时分,可村中人却三两成群,都聚集在村中央的大榕树下窃窃私语。
这种农户人家,一日中最热的时候往往都要午歇,今日促使他们走出家门的,肯定是祠堂那边突然发生的命案。
整个五里堡一共一百二十户人家,光姓吴的就有一百户,即使在燕京南郊也是极为风光的大族。
因人口众多,这些年来几经翻修,最后也无法把列祖列宗的牌位都摆下,只得在去年搬至略远一些的大雁山脚下,可祠堂建筑却大了整整一倍。
当一行人站在吴氏高大气派的祠堂之前,皆有些瞠目结舌。
就连赵瑞,也很是惊讶。
这吴氏的祠堂,比赵王府那延续一百多年的祠堂还要宏伟宽敞。
吴为立即上前,苦笑着说:“我们吴家也不是特地要如此修建,只是人口太多,祖宗牌位怎么挤都放不下,只得重新修了祠堂。”
大齐讲究多子多福,吴氏这般兴旺,其实是好事。
赵瑞道:“倒是很气派。”
吴为笑笑,没再多言。
待到了祠堂门边,已经有几个村中的壮汉守在祠堂前,不让村中的长舌们靠近。
吴为一来,祠堂内外立即就安静下来。
其中
一个年轻的壮汉上前一步,对吴为道:“大舅,咱们一直好好看守,没有放人进去。”
吴为点点头,拍了拍壮汉的肩膀,回过头来对赵瑞道:“赵大人,我虽然没有考□□名,却也读过几年书,知道命案现场最好保存下来,因此此事一出,便让村人看守住祠堂,除了护城司的大人,村人一律不得进出。”
他如此一说,赵瑞跟谢吉祥倒是对他刮目相看。
赵瑞道:“有劳吴村长,如此行事确实稳妥。”
吴为没有得意,他上前打开祠堂的门,对赵瑞道:“里面有些……大人小心一些。”
谢吉祥跟着赵瑞一步踏入祠堂。
借着幽幽的烛火,一个红彤彤的身影高高飘荡在祠堂的房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