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可这一刻,何嫚娘却无比清晰地发现,谢吉祥长大了。

她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似乎只一夜之间,她就不再是家中那个娇宠的小女儿,她成长成为顶天立地的嫡长女。

孩子长大,让人开心,又令人觉得心酸。

不过何嫚娘还是笑了:“小姐还是适合做推官,以前老爷和夫人都如此肯定,现在我真正瞧见了,才知道老爷夫人是何意。”

谢吉祥扭头看向她。

何嫚娘温和的面容慢慢洋溢起慈祥的笑容,她道:“当上推官之后,小姐才仿佛灵魂归位,我不知道怎么说,只觉得一切都对了,一切都恰到好处。”

“小姐真正成为了谢府的长女,成了可以让人依靠的大小姐,”何嫚娘笑出声,“不过私心里,我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谢吉祥听到她说自己是大小姐,也忍不住笑了。

“奶娘,家里就我一个姑娘,我既是幺女,也是大小姐,这不过是一句称呼罢了,无论怎么说,这都只是我而已。”

这倒也是。

娘两个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出声来。

聊了会儿天,谢吉祥觉得轻松许多,她送何嫚娘去睡下,自己则煮了一壶茉莉茶,放在妆台前。

这个小小的妆台高度跟原来的书桌一般,早就被她拿来当书桌用,不大不小正好。

谢吉祥把那本书重新打开,一条一条在脑海里斟酌。

燕京初年,附近还没有金顶寺,这是高祖皇帝在洪武二十年才兴建的,当时是为了纪念为国征战的长公主。

所以,当年便只有皇觉寺、白云观、长安市坊以及平揽湖,除此之外,还有几处不太出名的景致,其中几处现如今已经消失,不复存在。

并且,当年的运河还没有开始兴建,贯通燕京与南地的这条运河还在高祖皇帝的政令中,在当时只是一个大胆的畅想。

因此,南郊码头、运河长街以及琉璃庄也都不在。

南郊和东郊琉璃庄等地,还只是穷苦百姓的普通

村落,没有如今繁华。

青山书院当年是有的,开国之初的能臣大儒都出身于青山书院,知行书院是高宗皇帝为了多病的康亲王修建,时至今日才算名声鹊起。

已经不存在的景致可以放在一边不谈,其中青山书院、皇觉寺、白云观等地谢吉祥想跟赵瑞再去游览,看看是否有其他灵感。

把这些单独圈出来后,谢吉祥又开始看那份美食名单。

这份单子其实并不长。

北地以面食为主,燕京等地的美食都跟面食有关,比如燕京至今还很有名的杂酱面,当年就很流行。

原因无他,因为杂酱面可以用两和面来擀面,吃不起杂酱,也可用粗盐和野菜伴着吃。随着大齐国泰民强,百姓富庶起来,燕京的杂酱面才开始有了更多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