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此时的康熙也已经收到了胤祚的第四封信,在信里面他们已经一路吃到了海边,还说要坐了海船去岛上逛一圈去。

至于康熙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他们应该已经从岛上回来了。

康熙看得眉头直皱,觉得他们该回了。

但是玩的还没有尽兴的胤祚不觉得,说了是四处游历大清,只看了东边怎么够呢?他们的东北老家要去看看吧,看完了之后,可以回去过个年,然后再往西出发,还有西边看完了之后,中原腹地也必得去的啊。

还有这几年咱们的海贸生意搞的越来越好,咱去替皇阿玛看看去,还有皇阿玛收回来的琉球咱们也想去溜达溜达,反正有大把的时间。

第113章

胤祚并非不孝子, 他们在外面玩着的时候,也并没有忘记在家里的老父亲。虽然皇阿玛不能同行,但是胤祚写的信嗦又详尽, 竭尽全力地让康熙能够身临其境了。

一路行程中遇到的有趣的,好玩的, 好吃的,新鲜的, 都细细写了给他皇阿玛寄过去, 还有能寄的特产也同着信给他皇阿玛一起送了过去。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太子哥哥和他作的画, 来之前说了的嘛,替他皇阿玛看看他的大清江山,现在就尽量地让皇阿玛能够看到。

至于康熙看了之后的感受, 呵,并没有多感受到儿子的孝心!

一个个的不孝子!

每次收到的厚厚的信还有画卷, 康熙都细细看了, 但是看完之后却是又烦又嫌弃。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为工作忙的焦头烂额,但是却有人总向你炫他在外面有多悠闲,玩的有多开心,你难道会很高兴么?

唉, 皇上也没有那么心胸宽广。

特别是在胤祚离开之后,他连个能让他见着心情放松的人都没有了,日子过的不咋的。

当过年时, 胤祚他们终于拐到京城里的时候, 康熙不得不承认他想儿子了。

胤祚回来好好陪了一下康熙和他额娘, 但是年后没多久又想出发。

在外面跑野了的人, 心没有那么容易收回来,而且在大清舆图上才刚走了一部分。

就这么着,胤祚和太子又在外面逛了有两年,而这两年京城中发生的事情数都数不清。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等人轮番地被训,被罚,胤祚和太子两人远在千里之外都能听到一些动静,今儿这个大人被罢官了,明儿那一家被流放了。

不过虽然这些阿哥们之间斗的厉害,但是康熙却也不算年迈,依然对大清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所以啊算是有着定海神针,这些阿哥们之间怎么斗来斗去也动摇不了大清的江山,上层社会的动荡,对下面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倒并不算大。

最初的时候,除了太子之外,大阿哥的势力最大,但是这两年的争斗下来,大阿哥一派已经蔫了下去,而是站起了八阿哥。

八阿哥能力不俗,在几次京外办差的时候,甚至在当地民间都留下了贤名,再加上他在朝堂上的名声本来就好。

如此一来,可不就是从上到下,朝野内外,八阿哥的名声都很不错,呼声挺高吗?

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就是九阿哥,他竟然也是竞争太子之位的人选之一。这位九阿哥虽然前些年的名声挺不好的,但是这两年已经洗回来了,而且也证明了自己的不俗才干。

就连下面的十四阿哥也出来蹦了一下,但是没蹦几下就被人给几杆子给打落了回去。

再者就是三阿哥,他也是一位年长阿哥,又主持过修书的工作,在文人里获得了不少支持。

而四阿哥,这一位虽比不得其他阿哥们善于交际,但是他是位干实事儿的,手里的业绩挺能拿得出手。

……

这些阿哥们,挑来挑去,让人挑花了眼,但是康熙却总挑不出哪个特别合心意的,每挑出一个总下意识和他们的‘前任’比一比,就总觉得犹有不足。

老大没有老八精,被人给玩儿了,出局。老三上蹿下跳的,其实笼络的都是一些墙头草。老八贤名儿传的挺广,但是脏的臭的都包容着,不够威严。而老四却又苛刻了,得罪的人多,至于老九,以前干的那些黑不黑白不白的事儿,轻易就能被人给翻出来就是把柄,十四更是都不用提……

康熙挑来挑去,党派的互相攻讦之下,朝堂上的臣子倒了一批,也让有一部分的朝臣心中麻木了,并不想再掺和其中。

此时的胤祚和太子终于转完了琉球,也又收到了康熙一封让他们回京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