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要是让下面的臣子得了去,日后威胁到赵家的统治怎么办?

派一位皇子王爷去办?

大皇子和四皇子有这个能力办好这件事情吗?

至于其他的王爷……不说也罢。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眼角的余光突然落到了下首的敖锐泽身上,想起他在郓州的所作所为,元熙帝顿了顿,突然开口道:“你制定的这个计划很好,但是你知道这个计划想要实施起来,实则很难吗?”

敖锐泽笑了:“儿臣知道,因为如今主政福州的是刘朝英。”

刘朝英是扬太祖的义兄刘康成的五世孙。

当年扬太祖之所以能定鼎天下,最大的功臣就是刘康成。

扬太祖登基之后,便封刘康成为镇国公,命他世代镇守福州,抵御倭寇。

到了刘朝英这一代,原本的镇国公世子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兄长,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和他的兄长都不幸战死在了战场上,而他兄长的儿子的年纪又实在太小,加上刘康成当时信誓旦旦地说等到他侄子长大之后,就会将镇国公之位还给他侄子,所以朝廷才让他继任了镇国公之位。

结果没几年,他侄子就失足落水而亡了,连尸体都没找到。

他继任镇国公之位之后,因为在其父兄打下的基础上,彻底击溃了倭寇,渐渐地野心就膨胀了起来,在外时不时地就要挑衅一番朝廷,在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建造宫殿,甚至比照皇帝后宫的位份分封后院,因为福州的美女不够,他还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父兄的妻子小妾身上。

如今的福州已经是他的一言堂了。

关键是朝廷一时之间还真就奈何不了他,毕竟他手里可是握着五万军队,而且倭寇最近又有卷土重来的架势,朝廷还需要他抵御倭寇。

但好在朝廷还能用粮草军饷暂时牵制住他。

可想而知,他们想要在福州开矿,刘朝英怎么可能会答应。

他十有八九会出手抢夺这座金矿。

一旦这座金矿落到了刘朝英手里,刘朝英有了充足的军费,不用再受朝廷的掣肘,他起兵造反是迟早的事情。

元熙帝看着他,又问道:“那你以为,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敖锐泽眉眼微垂:“儿臣私以为……”

听完敖锐泽的计划,元熙帝直接愣在了龙椅上。

不是他的计划不好,而是太好了,也……太狠了。

元熙帝心里有那么一瞬间升起了一股强烈的忌惮和厌恶。

但是下一秒,他就想起了安王在郓州为了堵住大堤决口,不惜以身犯险,亲临大堤督工,以至于最后差点命丧郓州的事情,还有他收到的那把万民伞……

元熙帝这才反应过来。

不,敖锐泽不是太狠了,他只是理智,知道做什么最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朝廷。

想到这里,元熙帝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短暂的沉默过后,他也终于做好了决定:“那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

第30章

十月, 大扬朝堂一共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从郓州赈灾归来的安王在府中休息了几天之后,正式踏入朝堂,入工部观政, 任正三品工部右侍郎。

这个消息一出,朝中上下不少官员看向敖锐泽的目光都变了。

因为其他皇子入六部观政都是从正五品的郎中开始做起的,只有敖锐泽,一上来就是正三品的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