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但这个球的落点相当巧妙。

尹修回这个球时,郑新思站在中线偏前的位置,位于中线右侧,齐峰站在中线偏后的位置,位于中线左侧,看起来是个标准的一人守前面、一人守后面的站位。

尹修把球回到了齐峰和郑新思这边球场的左前方。

这个落点本身不算刁钻,但此时此刻,这个球和齐峰、郑新思的距离,是一样的。

就很微妙。

可媲美二桃杀三士的微妙。

球的落点离两人的距离一样,责任就模糊化了。

这个球,看起来可以由郑新思去接,也可以由齐峰去接。

齐峰和郑新思同时迈步。

上一局的最后几个球,齐峰告诉郑新思把后场的球交给他,郑新思就默认自己应该守住前场的球。

齐峰则认为郑新思应该对自己的水平有点逼数,明知自己接不到的球就该留给他去接。

两人同时感觉到对方想去接,又同时停步。

接不到这个球是其次,万一撞到一起,脸上留道疤或摔个骨折,会直接影响星途。

这么一耽搁,球就轻飘飘落了地。

岑渊组拿下第二局第一分。当前比分1:0。

其实在双打中,这种“离两人都一样近的球该由谁来接”的问题不该成其为问题。可双打本就需要两个搭档经年累月地培养默契。

刚刚中场休息那两分钟,尹修看了看对面的休息区。

齐峰和郑新思看似和和气气地坐在同一张椅子上,气氛却肉眼可见地紧张。

郑新思连话都不敢跟齐峰搭一句。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嗯对,他是故意的。

第29章

早在第一局, 齐峰的节奏就被尹修和岑渊拖着走了。从第二局这第一个球起,齐峰和郑新思的默契也被摔了个支离破碎。

此消彼长。对比之下, 岑渊的球杀得越来越猛, 越来越顺,贴网的角度越来越好。

这一点,大部分时间守网前的郑新思感受最深。

他记得, 一开始高晟教练就不断强调,羽毛球场上, 速度比力量更重要。

杀球的可怕之处不在力量。

而在速度。

所谓杀球贴网的角度,可以直白地理解为球飞过网时离网的距离有多近。杀球线实际上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击球点垂直向下到地面是第一条直角边,落球点所在的平行于地面的线是第二条直角边。斜边必须高于球网,在这个限制的前提下,斜边越向下贴近球网, 这条斜边的长度就越短,角度也就越陡。

最后是小学数学知识:一条直线距离越短, 相同速度通过所用的时间越短。

杀球力量越大, 速度越快。

羽毛球力量再大, 也打不穿球网。

可人类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