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洗福禄’,这两天就是将家里人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还有就是洗澡,谢继宁已经习惯了从这一天洗澡之后,下一次就是过了元宵节之后才能洗了。
毫不夸张的说,谢继宁家洗澡所用的柴火是平时一个月的柴,从早到晚,大灶的大火就没有停下来,天冷,水凉,特别难烧热,速度还是慢。
谢如方挑了一天的水,就这还是全家人省着用的结果,如果不是谢继宁强烈要求,他就会和弟弟们一起洗澡。
刚刚洗完澡瑟瑟发抖的看着全部被脱光的弟弟被赶到一个房间,听着被二叔和三叔使劲搓澡之后的惨叫声,感叹一句小孩子没有人权。
到了二十九这天,谢继宁一早就开始忙起来了,谢老三想着谢继宁的小书房比较挤,就将院子整理出来,生了一个旺旺的火炉,将八仙桌放在火炉旁边,就等着族人来写春联了。
村里读书人少,每年写春联就是那几个长辈写,往年,谢继宁还小,就只写自家的。
今年由于谢继宁在腊八大祭的时候露了一手,族人发现谢继宁文章作得好,字也写得整整齐齐的,就和谢老三约好请谢继宁写春联。
谢老三一阵得意,一大早就忙活开了,特地将上次买的平时舍不得的茶叶拿出来,将热水烧好,八仙桌放好。
谢象顺来的时候就见自家三弟将家里人指挥得团团转,倒是侄孙宁哥儿坐在八仙桌板凳上,身体做得板正十足,厚厚的红蓝衣服穿在身上,一打眼一看就是与众不同的。
见到大爷爷来了,谢继宁连忙站起来:“大爷爷,您来了,这边坐。”
谢象顺笑着将红纸递给谢如方,谢如方就在旁边用镰刀裁纸,“宁哥儿,你坐下吧,正好还没有其他人来,我家先来。”
转头又对着裁纸的谢如方说道:“大方,我家今年大门要一对,侧门要六对。”
谢继宁微微思考,说道:“大爷爷,这大门就用‘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如何。”
谢象顺大赞,“好,这个好,一听就好。”
谢继宁连忙和自家老爹说好大门裁纸的尺寸,要大一些,然后自己拿出最大号的笔来,磨墨准备,等纸拿上桌子,谢继宁一呵气成,只看得旁人目不转睛。
谢如方比谢继宁还要紧张,见到谢继宁漂漂亮亮的写完了,才松了一口气。
谢如柏连忙将写好的对联拿到一边去晾干,谢继宁接着写小门的,一边写一边给家人念出来。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谢继宁每念出一句,旁观的大家都很捧场,大叫“好”,直叫的谢继宁热血沸腾的感觉。
再完成所有的门对之后,谢继宁道:“大爷爷,我在加一个‘五谷丰登’贴在粮仓上,再加一个‘六畜兴旺’给你加到牛圈里行不行啊。”
谢象顺高兴的说道:“行,怎么不行,肯定行。”
“宁哥儿,我家也要。”
谢继宁连忙抬头一一打招呼,原来就在谢继宁写对联的时候,又来了许多族人。
接下来就是谢继宁将记得的所有春联一一开始写下来,免不了有重复的,但是大家都不在意,春联写好了也不着急走,就在谢继宁家坐下来聊聊天,吹吹牛。
这一天大家都笑呵呵的,高高兴兴的度过,就连谢继宁,心态也变了,前世的她不喜欢社交,对于这样的事情是比较计较。非常不耐烦的,觉得麻烦。
但是现在的他觉得族人这样也挺有人情味,挺热闹的,现代家家户户的春联都可以在商店买来,大家自己管自己的,过年都不热闹了。
二十九这天,李杏花带着三个儿媳妇就开始忙第二天的年夜饭了,洗猪头猪脚,做馒头,炸鱼等等。
谢老三则带着儿子贴春联,贴李杏花之前特地买的门神,金彩,忙活了一早上才贴好,接下来的时间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看到金彩、门神都会停一下。
谢老三满意的看着感叹道:“老婆子,这钱花得值得,这好看,这东西挂上,打眼一看,咱们家富丽堂皇的,一整个村了,没有那家有我们家阔气。”
李杏花深以为然,就连谢继平几个小家伙都觉得好看,随时想伸手去摸几下,看得李杏花想骂人,但是又顾忌腊月了,不好骂人,强行忍住了。
除夕这天,一早谢老三就带着谢继宁谢继平几个小家伙一起去供山神,山神就在谢家湾后面的一座山上,上面的一颗老树就是其化身。
谢老三带上二指长宽的‘刀头’,‘刀头’就是一块完整连皮带肉的一块肉,三注香,一些纸钱,去拜山神。
在磕头的时候,谢继宁听到谢老三念念有词的说道:“保佑家里人身体健康,保佑谢继宁高中状元,升官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