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娘做的红烧肉佛跳墙了,”
临近过年,谢珍珠忽然想家了,应文三兄妹到还好,自小是离开父母习惯了的,谢继平谢珍珠两个从来都没有在板桥之外的地方过年过,一下子就想家了。
“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河水破冰之后,咱们就回去。”
“嗯嗯,我知道的,我只是一下子想,这会儿不想了,这会想太白楼。”谢珍珠打起精神说道。
里面棉衣毛皮比甲穿上,外面又是一层羽绒服,羽绒服做得很大,是斗篷样式的,要严实可以拉过盘扣扣上,这样面前部分更厚实,更暖和。
这是谢家刘家卖得最好的一款羽绒服,既是衣服,也是很多人家的一床被子,冬日天冷,很多身体虚弱的人身上穿厚了是负担,穿薄了又太冷,晚上睡觉的时候是同理。
有了这羽绒服就不一样了,羽绒服太轻,睡觉的时候再在上面加上一床被子压住不漏风,整个床上都是暖和的。
“天气好,咱们走着去吧!反正也不远。”谢继宁这个主意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后面跟着各自的丫鬟小厮,浩浩荡荡的往太白楼走去。
几人一向习惯自力更生,身边的丫鬟小厮多是管账,管理东西,打理家务,出门的时候谢继宁不打算要这样的排场。
刘来福极力劝阻:“少爷,京城和怀安县不一样,在怀安县,你想怎么就怎么,在京城,出门的时候人少没有排场,不安全,再说,两位小姐也要去,就更要注意,你带的人多了人家一眼就看出你不好惹这样才安全。”
不仅是带的人,谢继宁他们几个本来打算简单穿一下,也在刘来福的建议下,将贵重的一看就不一般的穿上带上才出门。
京城的风气可见一斑。
慢慢的走在街上,路上遇到有意思的事情,也凑上去看看,有意思的店铺,又去买买买,不只是谢珍珠刘嘉盈,其他的几个也在谢继宁的带领下,喜欢上了买东西这件事。
等到了太白楼,背后的小厮护卫的手上已经都是东西了,店小二远远的就见到谢继宁一行了,连忙出门迎接。
“谢公子,刘公子你们来了,楼上你们之前喜欢的包间梅轩已经有人了,我给你们换成旁边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的记性不错,怪不得是太白楼的小二。”
谢继宁感叹道,来京城,他只是来太白楼一次,太白楼每天有这么多是客人,就这店小二还能记得自己,也算是厉害了。
“公子你是我们的贵客,当然记得你了。”
店小二客套的说道,其实实际的原因是当时谢继宁他们带着很多下人来,吃饭的时候竟然不要下人伺候,还给下人也点菜,让他们自己吃。
太白楼来来往往的客人这么多,比几人有钱的,比几人有势的比比皆是,但是像谢继宁这样让下人点菜吃的绝无仅有。
所以店小二印象深刻,一直记得。
“还是同之前一样,将你们的拿手的菜都上,至于分量,你们把握,不要太奢靡浪费就是。”
店小二给谢继宁他们上完菜又给春雨她们上,接着过去伺候梅轩的客人,只见梅轩里面是父子两人的模样,正在吃东西,旁边伺候吃饭的人了五六个,还有五六个一看就是护卫的样子。
小二心里想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样子,不是自己见识少,而是像谢公子那样的人少见。
应文这次吸取教训,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了,干脆的埋头苦吃,一时之间,只见桌子上刀光剑影,筷影纷飞,很快桌上的菜就见底了。
吃过饭后,店小二带人来将碗筷收走,上了一些饭后小点,茶水。
“几位公子,小姐,你们如果不忙的话不如坐下稍稍休息的,我们酒楼等一下会有京城出名的说书一人前来说书,还有变戏法的,就在楼下台上,在到时候,只需要将这包间的门一开,放下珠帘就可以听书了。”
“说书说的是什么内容啊!”
“今天要说的应该是秦琼卖马,”
店小二说了这个,应武还有谢继平就欢呼起来了,店小二又低头微微的转向了谢珍珠还有刘嘉盈那边,说道:“还有柳毅传书的故事。”
柳毅传书说的是柳毅和龙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久,经久不衰,众人都期待起来了。
只见不一会儿,果然就有说书人上台,台上放上一张桌子,一个抚尺,一个说书人坐在中间,边上还有两个带着乐器上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