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京城里,康熙沉着脸,也是心情不愉了好几日。

四阿哥的奏折,他是有意应允的,毕竟四阿哥也说了,如此积分捐官政策只是暂时之举,而且只限于江浙一处,算是试验,若可行再推行至各处,若不行,那就及时叫停,那也能应对完江浙两地的赈灾。

他有意应允,并且私底下把态度透给了亲近的大臣,可是结果……

康熙气恼而生怒的眯了眯眼,有些人的手真是伸得太长了。

一内侍瞧了瞧康熙的神色,心里有些胆怯,但瞧了瞧手里的折子,心中又略微安定。

内侍躬着身子,小碎步却速度极快的走进屋内,双手高举过头顶,“皇上,玉大人的奏折。”

“嗯,”康熙接过打开,先是迅速的扫了一遍,而后越看越慢,越看越慢,最后慢慢坐正身子,眉头松开,竟轻笑了一声。

内侍低着头,心稳稳的落到肚子里,果然,和玉大人有关的就没有坏事儿。

“呵,”康熙合上折子,却没有放下,拿着折子重新歪到靠枕上头,手指轻点着奏折,神情放松了许多。

次日一早,又一封奏折被康熙扔到了朝会上,不同于昨日看完玉格奏折时的轻松愉悦,此时的康熙面色极其严肃,一张脸近乎是阴沉的看着众大臣。

“玉格的这个提议,众爱卿觉得如何?”

众大臣彼此互望了望,皇上这模样分明是恼了先头之事,这回,只怕是谁出头,谁就要被骂个狗血淋头。

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是开放台州作为通商口岸而已。

台州不过一个沿海的小县城,人口也才不过三四十万,如何同广州府相比,就是做了通商口岸又如何,难不成这么一个连像样的商家都没几个的县城,还能把广州府的生意抢了去,广州府可是大商云集。

再者,航海的风险不小,那些他国往来的商船早就把航线摸熟了的,在他们的航海图里,只怕根本没有台州这两个字。

不过……

玉格、这位玉大人的手段颇有些难测,或许、还有什么他们没有想到的地方,等等,先不要轻易表态,再想想,再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