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我的话,哥哥们都记得?”苏如歌欣喜道。

苏岐凤激动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注1】。娘娘说,他日臣兄弟三人若能学有所成,或有骨肉团聚之日。臣等一直铭记在心,臣得皇上恩典,钦点为探花,果真得了兄妹团聚。”

苏如歌掩唇忍笑:“傻哥哥,我那不过是激励你罢了,那会儿哪敢想今日。”

离家时,苏如歌猜过自己未来可能要走的路。可这世界上的事充满了变数,谁又能确定未来不会变?或许她可以比历史上的苏氏做的更好,但也许她即便掌握了更多的先机却弄巧成拙做的还不如原来的苏氏呢?

当年,那位官员到苏家,张口就说要送苏家一段富贵,带苏如歌入京。苏家虽无官无职,但也是小康之家,不至于卖儿鬻女。对方连详情都不能细说,去处亦无法言明,苏家人如何会同意。

那时的苏如歌对于对方许诺的富贵,并不相信。然正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一位不愿表明身份,却连县令都要对方卑躬屈膝的人,苏家的不肯不愿不过是以卵击石。

苏如歌是个理智的人,她清楚地意识到反抗只能伤己后。即便心中不情愿,还反过来劝说家人同意她进京。苏如歌主动表示自己愿意进京,但要求在家中多留半月,以侍双亲,略作话别。

对方也晓得强掳不如当事人心甘情愿,何况苏家一大家子也不可能逃到哪里去,留下一百两银子给苏父,言十日后来苏家接人,同意了让她与家人话别。

那是苏家三位兄长尚是年轻气盛,苏如歌与父母、兄长陈述利弊,又留言激励。交代他们日后若能成就一番事业,功成名就,或有骨肉团聚之时。为了让三位兄长相信她并非虚言,苏如歌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发展计划,安排好诸事,与家人话别,才离家。

苏如歌那会儿激励他们一是为了稳住他们,不让他们因为一时义气以卵击石;其二是希望他们可以自己立起来,而不是如历史上的苏家一样,全靠着苏氏走上更高的位置。靠着裙带关系的富贵只能是一时富贵,这样的家族注定走不了多远。

只苏如歌也知道,从父亲到三位兄长,都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苏如歌借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为他们指名了前路,可她也想过会不会他们只是面临离别一时热血,这份努力并不能持久。

如今见到二哥苏岐凤,苏如歌便知道,她的哥哥们都坚持下来了。

“娘娘当年或许只是宽慰臣等,但如今却成真了!”

苏家兄妹四人皆是同父同母,苏如歌家中唯一的女儿也是最小的孩子,长得漂亮又十分聪明,可不就特别被宠爱嘛!

最让苏父惊喜的是苏如歌见识过人,读书比三个兄长都有悟性,为人处世也十分通透。只可惜,这个时代,女孩子多聪慧会读书通晓经济之学也不可能如男人一样去考科举,走仕途。

苏如歌幼时,哥哥们宠着她,凡事多顺着她。随着妹妹渐渐长大,哥哥们就意识到妹妹不仅聪明,还比他们有上进心。有这个妹妹在家里,三个哥哥根本没有什么摸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