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外蝉鸣声阵阵,他却丝毫不受打扰,窗外偶尔有风吹入,将纸页吹开,柳贺拿镇纸压于其上,继续抄。
乡贤录上废话虽多,却也请名家写了一篇赞美本地乡贤的文章,格式虽不似应试文那么严谨,但文章本身还是有可读性的,柳贺抄时特意关注了文章的后几股,一边抄一边学文章。
正抄得专注,座位旁却忽然站了一个人,柳贺刚刚都没注意到,发现对方之后,柳贺停下笔来。
“不必管我。”施允看了片刻,问道,“这是在……抄书?”
柳贺点点头,将葡萄推了推:“施兄也尝一尝,施兄未返家吗?”
“我家就在南门大街附近。”
施允是府城人,家在丁氏族学旁边,稍稍走两步就能到,他平日就能回家住,只是他更喜欢读书时有人激励的氛围。
他原本打算来学堂读书,却不想学堂中已有人在了。
施允尝了颗葡萄,便继续看柳贺抄书,便是乡贤录这等最无趣的文字,柳贺也投以十分的专注,他在抄书时极其安静,整个人仿佛与学堂外的书融为一体似的。
施允本就不喜人吵,见柳贺在练字,他也静静坐在一旁,翻书看了起来。
柳贺转瞬便抄了大半,他搁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和身体,继续看刚刚的文章。
他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施兄,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一文可否借我一观?”
施允转过身来,思索了片刻:“稍候片刻,借我笔墨一用。”
施允便将自己那一篇文章默了下来,递给柳贺。
“多谢施兄了。”
施允外表淡漠,骨子里其实是个挺热情的人,柳贺与他相处时并不抱过多期待,可施允待他却比旁人更亲厚些。
“不必客气,算是谢你葡萄之请。”
柳贺笑道:“那施兄你多吃几颗。”
大明朝的水果种类比柳贺想象中丰富多了,常吃的品种大多都有,当然,后世时髦的榴莲车厘子之类的是吃不到的,至于葡萄,应天、镇江二府一直有种植葡萄的传统,后世闻名的丁庄葡萄便是产自句容。
“施兄可知这葡萄由何人带进句容?”
“仙翁抱朴子。”
“施兄果然博闻强识。”
抱朴子便是东晋葛洪,据说葛洪是句容人,曾在此修炼得道,茅山的壮大似乎也与葛洪有关联,金山寺的和尚降妖,茅山的道士捉鬼,住在镇江府城内,幸福感着实满满。
施允似乎挺喜欢吃葡萄,柳贺请他吃他也不客气,甚至直接坐到柳贺旁边,看他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