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三合一

因为在福宁宫当场断气的杨磊和送去太医院也没能救回来的高玉光,虽然京都依旧对昌泰帝秘密北上的行为多有议论,但是再也没人将这些议论,特意告诉福宁宫中的太子。</p>

即使依旧存在别有用心,可以不顾性命的人,也会在抵达福宁宫大门之前,先被李晓朝或燕翎拦下,只能站在宫外遥望。</p>

总而言之,无论京都的暗潮汹涌吞没多少人,唐臻都能安心过年。</p>

昌泰二十四年,腊月三十日。</p>

孟长明信守承诺,在辰时进宫。</p>

考虑太子虽然近日身体有好转迹象,但是面相怎么看都是命不久矣,他难得体贴,先去东宫书房消磨时间,免得将太子堵在病床上。等到陈玉亲自去请,孟长明才骄矜的抬着头前往福宁宫。</p>

他又换上明亮的红衣,领口、袖口满是华丽繁复的纹路,哪怕只是隔窗远望,眼睛远不如上辈子的唐臻也能认出这是孟长明。</p>

在宫中,太子殿下就没见过比孟长明还嚣张的人。</p>

只看华丽的穿着和肆无忌惮的行事,丝毫不像孟氏子孙,反而与施承善有几分......罢了,过年不想晦气的鬼。</p>

唐臻摇了摇头,关上窗户,眼不见为净。</p>

虽然是过年,但是昌泰帝不在,太子又在养病,陈玉整日为太子忧心,程诚几乎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应付李晓朝上,最后竟然是早就深入简出的平安在距离过年只剩下最后两日的时候站出来。</p>

因为时间过于仓促,过去的十几年,平安也习惯了平淡的过年。除了门上的对联和屋檐下崭新的灯笼,福宁宫完全看不出过年的气氛。</p>

孟长明边走边摇头,进门之后,脸上的嫌弃已经显而易见。</p>

他目光挑剔的打量唐臻,问道,“殿下怎么还不换新衣?”</p>

唐臻懒洋洋的靠着软塌,懒得挪地方,随口敷衍道,“新年穿新衣,这不是还在旧年里。”</p>

可惜这种敷衍对孟长明,完全是耳旁风,风过无痕的耳旁风。</p>

孟长明索性不再看他,转而对陈玉发难,“你都知道找身新衣服穿上,怎么忘了给殿下拿新衣服?”</p>

陈玉顺着孟长明的目光低头,动了动嘴,没发出任何声音,眼底却满是愧疚。</p>

这若是他自己置办的新衣,怎么可能忘了太子殿下?</p>

自从被程锋认做义子,年节之事,陈玉从未操心过。哪怕他远在京都,无论什么年节,前后总能收到程锋为他准备的东西。</p>

只是这话说出来,恐怕又要让殿下想起昌泰帝,平白又成了烦心事。</p>

唉......</p>

陈玉咽下辩驳,虚心认下过错,亲自去为唐臻找衣服。</p>

尊卑有别,他必不会让太子殿下输给孟长明!</p>

唐臻的目光随着陈玉忙碌的身影移动片刻,谴责的看向孟长明,黑白分明的双眼清晰的写着‘没事找事’。</p>

孟长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骄傲的抬起头,端起茶盏仔细品味,以带着宫人内侍人仰马翻的陈玉为背景,竟然颇有闹中取静的意境。</p>

平安身边的元宝小太监不知何时跑到门口,小心翼翼的打量屋内的吵闹,天真单纯的脸上满是惊讶。</p>

在他的记忆里,太子殿下所在的地方这么热闹,肯定是太子殿下的身体突然不好,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却不敢表露分毫。</p>

从未像现在这般,虽然很多人各做各的事,不仅没做到安静,反而有些吵闹,但是没人生气。</p>

......像是在玩。</p>

可是平安公公说过,宫中各司其职,没有闲人,怎么会有闲暇的时间玩耍?</p>

孟长明发现门口的小太监,心知必有特殊之处,否则不可能出现在福宁宫。他随手从腰间拿下个绣工精致的锦囊,朝小太监招手,“来。”</p>

唐臻闻声看过去,视线没有在元宝的脸上久留。</p>

他对曾生出二心,在东宫为别人行方便的平安都没什么特殊的观感,对元宝更不可能有多余的看法。只当这个小太监是平安捧在手心的花瓶,乖巧懂事,还算养眼。</p>

“你倒是大方。”唐臻的目光在孟长明腰间停留。</p>

早先隔窗相望,毕竟离得远,他竟然没看到孟长明腰间挂着半圈用料奢华的锦囊。看着似乎与衣料是相同的材质,在日光下流光溢彩。即使离开华服,只是作为普通锦囊也算难得的精品。</p>

孟长明亲自将锦囊挂在元宝腰间,语重心长的道,“过年要热闹。即使你不开心,让身边的人开心,你也能在开心的环境里,至少有个年味。”</p>

唐臻点头,去除糟粕,抓住重点,“你不开心。”</p>

孟长明的转过头,指着小心翼翼研究锦囊的元宝,似笑非笑的道,“为何不是我开心,所以也想看他们开心?”</p>

“老师说的对,学生受教了。”</p>

唐臻端起茶盏,昂头饮尽,当做赔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