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 135 章

姜蓁那些‘过目不忘’‘算学天才’之类的厉害光环,不止姜国的人知道,天下的人都知道。</p>

有个这么厉害的顶头上司在,不止姚春压力山大,其他官员的日子也是一样。</p>

虽然跟在姜蓁身边压力巨大,还是有人愿意投靠姜蓁,因为跟着姜蓁走,他们知道自己走的是对的路。</p>

姜蓁就像在茫茫黑夜中,高举火把的带路人,耀眼瞩目。</p>

【给姚春多立几个小目标,她才不会放松下来。从海外找到新粮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粮种的推广和改良,任务艰巨。】</p>

【有事情做,代表有功劳领,姚春是文臣,获得功劳的机会并不多,这也是她的机会。】</p>

红叶出海,拿命拼搏了一次,带回了许多新的粮种,只要等农庄这边验证过,红叶的侯爵就稳了。</p>

可姚春在农庄做着最辛苦的活,能看到她功劳的人却极少。因为棉花种子是长宁郡那边送过来的,海外的种子又是红叶拿回来的。姚春就只负责种植和推广,相比起来,功劳不算显眼,想封侯的话,还差点意思。</p>

想堵住悠悠众口,姚春就只能在改良粮种上下功夫,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红薯,随便哪一个,她都能得到足够的名望。</p>

因为土地和粮食才是国之根本。</p>

搞农业是最耗费时间的,哪怕姜蓁告诉了姚春方向,姚春还是得慢慢磨。</p>

朝中很多大臣不懂农事,参加参观完农庄的新作物就离开,只有姜蓁留下,和姚春说起了稻种的事情。</p>

研究了杂交水稻两三年的时间,对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发现,姚春比姜蓁想象中的还要激动。</p>

“真的发现了?”</p>

“丹朱县的县令没敢说死,但听他描述的样子,应该就是。等他到时候送种子来都邑,你可以在暖房里种来看看。”</p>

姚春有些担心的说道:“这种不育株的水稻,很难找。都邑周边的稻田,我们都查过,一颗都没找到。我想派人亲自去盯这几株水稻。”</p>

虽然姜蓁是杂交水稻的提出者,但真正的践行者还是姚春,两者的心态自然不一样,姜蓁贴心地说道:“都随你。”</p>

姚春安排的人,第二天就出发丹朱县。</p>

但姜蓁却在这个时候,又收到了两份丹朱县送来的奏折。</p>

一份奏折的内容和之前一模一样。各地交通不便,有些奏折很可能会遗失在路上,或者在路上拖延,当地的官员没有及时收到回复,就会再发一份奏章过来。</p>

这些无用的奏章,平时也会占据姜蓁不少的时间。</p>

把那份重复的奏章放在一边,姜蓁又拿起一份新的奏折查看。</p>

看完之后姜蓁就忍不住心梗了。</p>

【什么玩意儿?那几株水稻居然被偷了?】</p>

【不会吧,怎么连这个都有人偷呀?谁干的?】</p>

丹朱县的县令,在奏折上诚惶诚恐的给姜蓁解释了这个事情的缘由。</p>

发现那几株水稻的人,是县内的一位小贵族。</p>

他在出门游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不育株水稻,担心县令或者其他官员抢自己的功劳,这位小贵族直接把稻苗的事情嚷嚷开了,大张旗鼓的去县衙通知县令。</p>

这下子,哪怕不知道什么叫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人,在这位小贵族的宣传下,也听说了姜蓁曾经在官报上的悬赏。</p>

其实这也是那位小贵族的无奈之举,因为那片田不是他家的,是另一位贵族家的。</p>

他总不能派人半夜去偷人家的水稻吧,这要是被抓住,是会被判刑的,而且这水稻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万一这稻苗被折腾死,他就亏大了。</p>

官报上说了会奖赏这个稻苗的发现者,该他的功劳跑不掉,所以这儿小贵族把稻苗的事情闹开之后,就把保护稻苗的压力扔给了县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