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个小时的比赛时间,一共只有16道题,考察的知识点也相当全面,高中物理的重难点基本涉及到了,而且考得很深,哪怕只是一个预考,也远远超过高考难度。

也是,要不然,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也不会成为高中理科的金皇冠,进入顶尖大学的直升通道了。

但这点题目,完全难不倒甄真。

选择和填空每道题都花不了太多时间,计算稍微复杂一点,动辄就是满版满版的推导证明过程,也难怪光是草稿纸都发了一叠。

在这种难度高得多的比赛上,甄真看起来反而更加轻松,草稿纸都不怎么用,很多复杂的计算过程直接就是心算。

几十行的证明过程写得也很流畅,根本没有犹豫和纠结的地方。

上辈子,甄真就靠竞赛刷过奖金。

她那时候的高中,原本的政策是参赛费用全部自己负担,不过省一等奖就能有几百块的奖金。

甄真穷,又觉得拿到国奖也是亏本,干脆专注刷省奖,哪怕拿到了好几个全省第一,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直接放弃国赛。

因为没钱参赛。

学校被她的决定吓了一跳,后来仔细了解了甄真的情况,表示帮忙承担所有费用,她才答应去外地参赛,后来又因为在国际大赛上获奖,拿到了国外大学的高额奖学金,高中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了。

即便如此,甄真还是参加了高考——因为高考状元,同样也能拿到一笔非常丰厚的奖金。

她的目标就是这么简单明确,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大理想,就单纯想当个富婆而已——因为从小穷怕了。

她上辈子那条路线看起来还不错:一路拿着高额奖学金和不菲的实验经费度过了学生时代,毕业以后先是在跨国大企业里干了几年,积攒了第一桶金以后回国创业,也勉强能冠上一个某校优秀校友的称号。

但是这一回,甄真显然准备选择另一条道路。

有风险,但是更快,也更直接。

大多数时候,甄真不喜欢风险,但是当预期收益足够大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改变原则。

最后一题最后一行,她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句号结尾。

甄真抬头看一眼时间,考试才刚刚进行了一个小时。

她又快速检查验算一遍,依然连一半考试时间都没过去。

甄真选择直接交卷——也没必要浪费更多时间了。

这时候,松逸飞才吭哧吭哧做到第12题。

老实说,他觉得自己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但是越往后题目越难,总免不了有陷入长考的时候。

这时候,他又被一道电磁相关的题给难住了。

松逸飞知道这里应该要用到牛顿第二定理和洛伦茨力公式,但是这一块他自学得本来就不太扎实,题目稍微深一点,他就忍不住直冒汗。

松逸飞忍不住快速算自己这道题能得几分:20分的计算题,第一小问的6分应该没问题,但是从第二小问开始,他就基本得不到什么分数了。

这一道题就直接扣了14分,再想一想甄真的满分,他脑袋上的汗冒得更欢了。

也许,她也觉得这次的预赛难呢,毕竟加试的时候正好没有考电磁相关——松逸飞怀着侥幸的心里想。

然后一抬头,他就看见甄真正好举手交卷。

松逸飞:……

监考老师走过来,和她低声交谈了几句,又看了一眼她的卷面,点点头,收走了试卷。

松逸飞不小心瞥到了一角,只看到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

他快速低下头,再一次开始怀疑人生——就跟他之前听到甄真的加试分数的时候一样。

然后,他忍不住发出了和之前张媛还有孟璐类似的感叹:这世界上大概总有些天才,叫普通人看都看不懂。

本来,他一度坚定的觉得,自己是站在天才那一边的。

现在才发现,可能他还是离普通人更近一点。

说来也奇怪,想明白这件事,松逸飞的脑子反而比之前清醒了点,汗不冒了,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然后灵光一现,突然就把后面几个小问给解答出来了。

所以,大概,也许,自己也没有那么普通人?

耷拉下来的鸡冠,再一次骄傲挺立。

然后又又一次,在第14题上,被打击得怀疑自己的智商。

大概这就是人生吧,总有些起起落落,是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

16岁的骄傲少年,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

物理预赛不过过去天,紧接着又是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和二试。

两场比赛在同一个上午进行,先考一试,80分钟8道题,满分120,基本上都是高中课内内容,只不过有小幅度拔高。

二试只有4道解答题,主要考察几何,代数,数论还有组合等内容,可能涉及概率和简单微积分,时间170分钟,满分180分。

一试的内容相对简单,提前交卷的不少,有把握拿到满分的也不少。

二试就要难多了。

如果说奥赛是高中理科的金皇冠,数学就是这顶金皇冠上最明亮的钻石。

不但重要,而且难起来毫无上限,是个特别容易让人怀疑自己智商的科目。

还好,因为不久前才破过一次防,第二次松逸飞稍微淡定了一点。

碰到做不出来的题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很快就会遇到更多做不出来的题。

碰啊碰啊的,也就习惯了。

松逸飞的嘴角,甚至露出了佛系的笑容。

然后抬起头,他又一次看见甄真提前交卷了。

但是这一次,他的表现比物理预赛的时候平静得多,也就是看一眼,然后低下头,继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