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八十四章 升官

张礼笑盈盈地还了她一揖:“梁刺史,许久不见。”

“是啊,许久不见……”梁阑玉有些感慨。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已足够让她对过去熟悉的人感到些许陌生了。

张礼打量了她一会儿,道:“我们进城说吧。”

进城的时候,城外跟过来的百姓被拦下了,只能挤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城里又涌出来一批,站在街道两旁围观。

梁阑玉与城里城外的人们点头致意,引得众人阵阵欢呼。

张礼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夸赞道:“梁刺史在郁州可真得民心。”

梁阑玉谦逊道:“大家只是看个热闹罢了。”

张礼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其实他一路过来时见到围观的人群,也很好奇:梁阑玉乃一军事主官,又不管民生,在民间缘何会有这般好的名声?他特意命人去问了跟随的百姓,才知道梁阑玉这半年来严明军纪,打击盗匪,甚至为百姓改良农具,传授施肥秘法。她所做的已然超出了都督的职责范畴,云秦将刺史一职授予她实在恰当。

走了一阵后,众人回到都督府,围观的百姓也散了。

没了外人,张礼对梁阑玉的态度亲热了许多,不再称呼她做梁刺史,又叫回了梁大姑娘。他将圣旨、印信等物交给梁阑玉,梁阑玉跪着接过,他将梁阑玉扶起。

“陛下体恤大姑娘在郁州公务繁忙,一时走不开,因此才命我来为大姑娘授职。”张礼笑道,“待你闲着些,就回京去看看,当面向陛下谢个恩。你与陛下青梅竹马,陛下常常同我念叨你呢。反正快马来回就三五日,耽误不了太多功夫。”

梁阑玉只当客气话听:“麻烦张公先替我向陛下道声谢。待我有空,必定回京一趟。”

张礼道:“好呀,那下一回我可在京中等你了。”

梁阑玉把印信等物交给陆春,让陆春暂且替她收好,又把张礼迎入内堂,命人送来酒水点心,与张礼继续聊天。

“不瞒张公,我出任郁州才半年多,就蒙如此圣恩,我颇感惶恐。”梁阑玉好奇道,“不知朝中可有非议?”

张礼听出了梁阑玉是在试探朝中是否有反对的声音,以及云秦是如何把那些声音压制下去的。他不由勾了勾嘴角,神情颇有些得意:“一个郁州刺史,陛下都开了口,还有人敢反对么?”

梁阑玉默默观察张礼。半年时间不见,她发现张礼的气色变好了,气场变强了,说话的中气似乎都比以前足。宦官乃是皇权的衍生,由此管中窥豹的话……看来云秦这半年过得挺不错?

张礼把云秦说得像是说一不二的天子,这一点梁阑玉是不信的。这里可是类似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半年时间,还不足以改变如此之多。

在梁阑玉的记忆里,从前的朝堂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不服天子的人有许多,但敢取而代之的人却没有。权臣、世家们需要一位天子,天子的权势亦由此而来。

然而云秦的确是一位弄权的天才,他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为自己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空间,也拿到了更大的实权。属实难得。

张礼吃了些点心,问道:“听说大姑娘最近斩杀了一位同族?”

梁阑玉道:“是。此人骄纵猖獗,死有余辜。”

张礼称赞道:“大姑娘不徇私情,实在难得。”

他对梁阑玉在郁州的作为只听说了个大概。他知道郁州几大豪族里,梁阑玉对同姓下手最狠,足见其智慧。

“张公谬赞。”

“大姑娘不必谦虚。”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聊了点建康发生的事,也聊了郁州的情况。

眼见天色不早,梁阑玉命人去准备晚膳,招待仪仗队的所有人。

她问张礼:“不知道张公打算在郁州留几日?”

“本欲多留几日,只是陛下身边离不开人伺候,因此我待两三日便走了。”没等梁阑玉开口,张礼手掌一抬,笑道,“大姑娘公事忙,还要与官府交接,不必挂心我。我自己随处看看,看完也就回去了。”

梁阑玉估摸着是云秦是派个心腹来摸清郁州的情况的。因此只道:“张公若有需要,随时吩咐。”

“好。”张礼笑眯眯道,“那就先谢过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