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阑玉再次拿起书。她逐渐看得投入,便将那位潘小郎君的事抛诸脑后了。
……
这个时代的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是辰时,也就是早上九点,还有一顿是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
梁阑玉早早用过晚膳,闲来无事,便去后院消食散步。
梁羡原本出身并不高,在这个门阀世族的时代,梁家原本只是次等门户。但因为跟着先帝起兵有功,他才一路飞黄腾达,成为了真正的权贵。
梁家如今居住的宅院是从前朝一位被抄家的贵戚手里抢来的,面积极大。庭院被分成了四个部分,主题对应四季。每个庭院都有错落的假山和亭台水榭,并且种满相应季节的植物,以便宅中居住的人永远有美景可看。
眼下正是盛夏,梁阑玉穿过光秃秃的冬园和尚未成熟的秋园,走进夏园。夏园的东面是竹林,西面则是由白兰、蜀葵、芍药等名贵花种交织而成的花田。中间的亭台下方一片翠中带粉的荷塘,很好地过度了夏竹的清新与花田的妖娆。
这样奢侈而美丽的景色让梁阑玉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阿姊!”
后方忽然传来一声稚嫩的叫声。梁阑玉回头,只见一个梳着童髻的女孩朝她跑了过来。
女孩跑到她身边,头顶刚好到她的胸口。她仰着头开心地看梁阑玉:“阿姊,你也在这儿!”
这个女孩也是梁羡的女儿,名叫梁璧。她和梁阑玉并不是一母同出——梁阑玉的生母在产下她不久后就去世了。梁璧是蔡琵琶之女。
虽然梁阑玉和后妈之间势同水火,但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梁璧年仅十二岁,对人的喜恶全凭天性,还没到会为了利益跟人勾心斗角的年纪。梁阑玉比她年长九岁,长得又漂亮,因此她对这位姐姐很是喜欢,有事没事就来找姐姐玩。
蔡四儿把重心都放在了教导儿子身上,对女儿花的心思很少,也没想到女儿会越来越亲近冤家。
虽然跟她母亲不对付,但梁阑玉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还挺有好感的。她伸手摸了摸女孩的头:“阿璧。”
梁璧抱住她的胳膊:“阿姊,我听人说你要去郁州了?是真的吗?”
“是真的。”
梁璧的小脸立刻皱成了一个包子:“阿姊为什么要去那里?桃儿说郁州在非常远的地方,就算我想阿姊了也没办法去找阿姊。”桃儿是伺候梁璧的小丫鬟。
其实按照21世纪的行政区划,连云港和南京城在同一个省,开车三小时就到了,怎么也谈不上“非常远”。但在这个既没有汽车也没有高速的时代,从建康到郁州得走上几天几夜,对一个小孩来说的确是非常遥远的距离了。
梁阑玉也不知怎么跟小女孩解释,只道:“阿姊要去为国尽忠。只有阿姊在那里做得好,你们在建康才安全。”
梁璧似懂非懂,仍是不开心:“可我想和阿姊在一起。阿姊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虽然两人不是同母所出,可对梁璧而言,母亲只喜欢弟弟,对她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父亲整日忙于政务。在这个家里她最亲近的就是阿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