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一更】353 菟裘鸠险些热血上头……

菟裘鸠肯定不想跟大宛打起来,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跟他保持友好贸易往来才是最好的。

就算要打也要把西域全部掌控在手,能够随时从西域调兵,粮草也能从当地出之后才行。

可大宛若是真的收留了张良,恐怕就不是菟裘鸠想不想的事情了。

那可是谋刺皇帝还险些成功的人,一天找不到他,嬴政就一天如鲠在喉,大宛王若是收留他就代表着被张良的才华打动,肯定要重用。

嬴政的脾气比汉武帝还要强硬一些,恐怕理由都不会找直接就打上门。

菟裘鸠写这封信也是希望大宛王能够看明白,不过,对方也未必会听,看情况吧。

嬴华璋倒是很清楚菟裘鸠的想法,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其实这封信也不太好写,语气太温和对方未必会当回事,太过严厉又有威胁对方的意思。

更何况他还要用对方的语言来书写就更难了几分,为了这封信,菟裘鸠感觉自己的头发都掉了好几根。

好不容易写完,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摆烂状态:大宛王若是听劝最好,不听劝他也没办法了,就蹲在这里等着大军过来去打大宛好了。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还不能摆烂,还得给咸阳那边写奏疏并且要发捷报露布至京。

所以别看他没有带兵出征,实际上要忙的事情也不少。

捷报很容易,反正是嬴华璋打赢了胜仗,那自然是怎么好怎么写,反正有车师王作为“战利”,无论写的多夸张大家也得认。

除此之外就是解释一下为什么继续打龟兹,其实理由也是现成的,第一,发现了张良的踪迹,他跟车师和龟兹人混在了一起,接下来还可能去大宛;第二,他们要趁着这个机会为皇帝开疆拓土。

等写完之后菟裘鸠就发现这份奏疏与其说是给朝廷交代,其实更多只是给嬴政一个交代。

不过也没什么问题,嬴政作为大秦最高意志,只要他觉得没问题,那就绝对没问题。

若是有人提出异议,那可能被解决掉的就是提出异议的那个人。

捷报迅速传至咸阳,大秦已经许久没有过战事,甚至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西域那边打了起来,突如其来的捷报让整个咸阳都陷入了议论。

所谓露布至京就是送捷报的人在城镇和有人烟的地方一路高呼而过,将大捷的消息传扬四海。

于是大家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却很清楚一点——夏郡郡守和郡尉又打下了一个小国,并且还俘虏了对方的国王。

不管为什么打起来,反正这个消息是非常提升士气的。

当然也有人皱眉不赞同:“近些年来西域诸国一直纳贡,为何要主动掀起战争?不知又死了多少人,夏郡的郡守和郡尉……凶性太盛了一些。”

只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最主要的是皇帝开心。

嬴政在看到张良出现在车师的消息的时候,面色有些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