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即便人人都拥有程度不一的“智脑”,这乱世依旧是乱世。

似乎感受到了孙策沉郁的心情,他身边那匹老马反而昂首嘶鸣一声,似乎发出邀请。待孙策上马后,老马便载着孙策,向西北方人烟略密处快速奔去……

十几日之后,初冬时节,孙策终于抵达汝南郡治。

汝南本是中原地区贯通南北的水陆要冲,因而自古富庶。这里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商人与货物,城中道路宽敞,路旁店铺林立,气象与别处不同。

此地人杰地灵,出了不少门阀世家。他们孙氏父子曾经追随过的袁术祖籍在此。甚至连他最要好的朋友周瑜,其家族本也源自汝南周氏。

孙策牵着他的老马,信步进城,想要寻一间驿馆住上一两晚,打听打听消息,再转向北去。如能跟着经常在南北之间往返的商队一起上路就更好了。

他沿着城东门内铺着青石板的宽阔大路向城中行去,远远看见城中一株巨柏,冠盖锦绣,在这初冬时节依旧青翠欲滴。

这枚巨柏正好生在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路相交的路口。汝南人索性将柏树下修成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水井,可供往来之人休憩歇脚。

这时柏树下聚着一大群人,不知在做什么,但时不时传出一阵叫好声。孙策早过了喜爱“凑热闹”的年纪,一牵老灰马,便欲向别处行去。

谁知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一见孙策和老灰马,便迎了上来,大声道:“壮士请留步!”

“这位壮士,可曾听说过月旦评?”

月旦评?

孙策当然听说过。

这月旦评是汝南人许劭对当世人物的品评,每月初一发表,所以叫做“月旦评”。

“怎么,许子将回到汝南来了?”孙策双眉一轩问道。

他口中的“许子将”,正是月旦评的主持许劭。他曾点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自此声名大起。

当初孙策在江东时,曾经听说许劭拒绝了司空杨彪的征辟,南下投靠了扬州刺史刘繇。后来刘繇被孙策击败,许劭便携家人南下豫章避乱。

不久,豫章太守华歆向孙策献土归顺,许劭自此不知所终,没想到竟然是回了老家呀2。

“正是!”

中年文士肯定了孙策的说法。

他满脸热切,望着孙策,道:“这位壮士,可愿带着你的爱马前往‘月旦评’,接受许子将的品评呢?”

孙策虽久闻许劭大名,但没有与许劭当面见过,也不怕被对方认出来。

他有些心动,却见这名文士目光灼灼,虽然望着自己,但总时不时地瞄着他身边的老灰马。

孙策心中一动:

他突然意识到,这月旦评所品评的,恐怕并不是人品与才干,而是每个人所拥有的天赋,也就是“智脑”。

这名文士来殷勤相邀,也不是为了他孙策,而是为了拥有“识途”天赋的老灰。

人不如马,石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