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玩耍的小孩子们一听说有西瓜吃,也不玩了,丢下手里的东西就跑了进来。
平王府前院的回廊下,陶余已经按照刘子岳的吩咐摆上了四排小凳子,最前面挂了一块木板,木板前放了几块黑漆漆的木炭。
等人都坐齐后,刘子岳提起木炭在木板上写下了十个阿拉伯数字,然后一一念了一遍,解释这十个数字的意思。
其实这一点特别好理解,繁体字的数字虽说写法比较困难,但读音跟阿拉伯数字的一样,只要联系上就很好记了。
刘子岳只重复了两遍,大家就理解了这些数字的意思,就是书写还有些困难,刘子岳将木板挂到旁边说:“回头你们自己练一练这十个数字的写法,接下来咱们说说两位数,三位数!”
这个内容也特别简单好理解,基本一说就通。
难的是加减乘除法。
古代账房先生们惯用的算盘,对刘子岳这种直接口算的方法很不适应,而小孩子根本不会算账,家里人也没教过,不识九九表,他们倒是接受起来没什么习惯性的障碍,但问题是他们什么都不会啊,要从最基础的一加一教起。
刘子岳可算是明白了,这老师也不好当啊!
口干舌燥半天,账房先生们一脸惆怅,小孩子们虽兴致勃勃可还停留在一加二,写阿拉伯数字的阶段。
罢了,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他们以前完全没接触过,慢有正常的事。
“陶管家,拿西瓜来!”讲了一两个时辰,刘子岳也口干舌燥了。
陶管家连忙让人抱了几个用井水冰镇过的西瓜过来,切开请账房先生和孩子们吃。
账房先生们还有些拘束,小孩子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一个个凑了过来,接过西瓜,高兴地啃了起来:“好甜,好冰啊,真好吃!”
刘子岳也跟着咬了一口,红红的西瓜汁流进食道,凉爽甘甜,好吃,唯一的遗憾就是不够凉爽,应该是井水的温度不够低的缘故。
这时候,刘子岳难得的有些怀念京城。
到了夏日,京城大街上有不少加了冰的小食茶饮,喝一口沁人心脾。而且按照规制,最热的六七八月,他每日都能领到一定份额的冰块,足够他一个人消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