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立场不坚定的大臣都受了影响,觉得秦贤说得也有道理。
两年多过去了,朝廷耗费了无数的兵力、银子,但却收效甚微,兴许是该换个办法了。
当然朝廷中也有清醒的,以傅康年为首的兵部和晋王一系官员强烈反对:“陛下,万万不可,秦贤一介文人,懂什么打仗?若如此,必将极大地削弱我军的战斗力,给红莲教可趁之机。”
他这冲动的话一出就得罪了不少中立犹豫不决的文官。
文官怎么了?这朝堂上,哪个文官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不比这只知道打仗的粗人懂得多?你们这些武将倒是能,那赶紧打个胜仗,铲除了红莲教啊。
皇帝面色不渝,倒不是因为傅康年的这番话。
而是秦贤无意中提到了一个让他很不满意的事实,那就是晋王平乱非但未将红莲教铲除,反而是越平越乱。两年多花了上千万两银子,结果却不尽人意,红莲教反而扩大了势力范围。
虽说这里面有红莲教本来就潜伏在民间多年的关系,可晋王平乱不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陈怀义瞥见上方延平帝不悦的神色,心里咯噔了一下,暗道不妙。
秦贤真是好算计,故意用这种不经意的方式在朝堂上给晋王上眼药,陛下心里本就不高兴,屡次被人提起,对晋王的不满恐怕会越发的严重。若真遂了太子一派的意,在战乱地区推行世兵制,那将是一场灾难。
虽说陈怀义乐得见太子与晋王两派明争暗斗,但也不是这种斗法。如今大景近四分之一的土地陷入了战乱中,还是江南那等富庶之地,若双方再拿军队、战事做文章,如何能平红莲教?
若万一哪天大景都沦陷了,太子与晋王的相争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略一衡量后,他便冒着会得罪太子一派的风险站出来道:“陛下,江南多地陷入战乱,军队要四处征战,不可留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如何能边种地边打仗?若是到一地就换一批士兵,将士需要磨合,士兵需要训练,耗时费力不提,恐红莲教在此期间也会做大。而且,若是推行世兵制,士兵的军需装备都需要自己准备,平日里也放家里,万一落入了红莲教徒手中,岂不是壮大了敌方的力量?更何况,百姓中有无潜藏的红莲教众都不得而知,若贸然将他们招募入伍,最后怕是引狼入室啊!”
最后几个字让延平帝和众臣俱是一震。
是啊,这样是可以不花钱快速招募士兵,但招来的到底是什么可不好说。
延平帝面色凝重,轻轻颔首道:“陈爱卿所言极是,此法不可行。”
跪在地上的秦贤气得牙痒痒的,太子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好好的,能够毁掉晋王手中兵权的机会就这么没了,陈怀义这个老匹夫,坏他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