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绝不会承认,在秦贤还未开口之前,他先发制人:“秦大人,今早小人将欠条给您过目了,您看过之后,亲自认可了。但小人才走了一个时辰,您又将小人请回来,还说小人手里这张欠条是假的,莫非大人认不出您自己的笔迹?还是这张欠条已经不是小人当初的那张了?”
他这怀疑完全说得过去。
秦贤恼极了:“我只写过一张。在铁证面前,乔管事还不肯承认,牧大人,您说怎么办吧!”
牧福也头大,这三方哪个都不好得罪。
但他不愧是和稀泥的高手,笑眯眯地说:“这事兴许有误会。大家再仔细想想,这张欠条都经了哪些人的手?”
为表明清白,乔管事和虞泰都重复了一遍得到欠条的经过。
牧福听完后点头道:“依我说,诸位先别动气,这事怕是出在那李安和的身上。这样吧,我让人去将他请来,审问一番便知道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大家都不反对。
可衙役一会儿回来却说:“大人,小的去迎客居问过了,前两天那个李安和就已经退了房,带着人走了,说是回老家了。”
乔管事冷笑:“秦大人,小人说他回家过年了吧?这下您总信了吧。”
秦贤目光阴沉地盯着桌上的那两张欠条:“我也只写了一张欠条!”
眼看他们又要争吵起来,牧福开了口:“这个李安和的来历你们可知道?此事的关键在于他,只要将其找到了,事情的真相便水落石出了。”
这个秦贤他们还真不知道。
“南边来的商人,好像是南越那边来的吧。”虞泰说道。
南越那么大,又距离京城这么远,就只知道一个名字,怎么找人?
而且牧福哪怕是京官,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也不可能让南越地方官员配合他大动干戈地寻找这么一个商人。
于是,牧福继续和稀泥:“事到如今,大家不如各退一步,你们看如何?这笔银子乔虞二家平分,欠条的事也作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