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岳很放心地将此事交给了黄思严,继续过他悠哉游哉的生活。
不过因为曹正卿跟在晋王身边曾见过他。虽说几年过去了,他身量长高了不少,五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保不准曹正卿会认出他来。
以防万一,刘子岳最近都不去广安楼、茶楼等人多繁华的地方了。
见状,池正业提议:“公子许久没回兴泰了,不若回兴泰一趟吧。这里交给小人就行,若是曹正卿惦记上了刘记商行,小人出面应付他。”
刘子岳摇头拒绝了:“不了,我留在广州,看看到底要不要留曹正卿。”
结果第二日,刘子岳就不得不回兴泰了。
因为冉文清派人连夜送了一封信过来。
信其实是于子林写的。
于子林在信中说,与连州相邻的封州似乎发生了一些状况,近日不断有难民涌入连州,幸亏连州现在有两千驻军,于子林已经将这些人单独安置在了一处,挨个排查询问,问出了大概的信息。
封州似乎发生了战乱,情况比较焦急,他已经写了奏折,让人快马加鞭紧急送往京城,又写了一封信通知冉文清和刘子岳。
冉文清怀疑是红莲教作乱。
当初流民南下,必定会经过封州,肯定会有一部分人留在了相对没那么落后偏僻的封州。既然连州涌入的流民当中都有红莲教的人,封州怎么可能没有,当时没爆发,只是藏得更深,兼封州官府没有详细排查罢了。
这些人盘踞封州数年,估计现在已经发展了不少教众,这次打着荡平世间不平的口号造反,声势势必会比连州那次更大,而且一个不小心,战乱就会波及连州。
冉文清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昨天已经派了两千名镖师前去连州城,协助于子林维持连州的治安,并迅速派人通知刘子岳。
刘子岳心情沉重地放下了信。
池正业见他脸色极为难看,有些担忧:“公子,发生了何事?”
刘子岳将信递给了他:“你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