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燕王等人听了这话,当即给自己人使眼色,示意推荐他们的人。
但素来在朝廷上很少发言的吏部尚书吴志站了出来,奏禀道:“陛下,上次封州知府一事,吏部因没准备,未能及时替陛下分忧,老臣回去后甚是惭愧,因此翻阅了卷宗,这次老臣有两个要举荐。吉州通判穆庆,历年吏部考核优,吉州临近并州,两地甚近,派他过去再合适不过。雄州同知杭志明在任上考核颇优,雄州距袁州只有五百余里,两地相近,派其前去可早安袁州百姓。”
穆庆?杭志明?
这两个是谁的人?
太子、燕王、楚王完全没印象,毕竟这种外放的地方官,还是比较偏远地区的小官,他们怎么可能全部记得住?
但没印象,说明这两个人肯定不是晋王的人,至少现在不是。
因为吴尚书是个老好人,对官员的考核,只要政绩做得还不错,一般都会给个优,要是做得不怎么样,只要不是太离谱,他也会给个中。
这种人谁不喜欢呢?
所以他在朝里的人缘很好。
这样一个有分量又有圣宠,而且还不站队,至少不碍着自己,偶尔还给自己一点便利的老臣,太子、燕王、楚王都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他。
说到底,袁州和并州那对比繁华的京城,富庶的江南,仍是偏僻贫穷落后的地方。这只要不再落入晋王的势力范围,他们都不会反对。
很巧的是,傅康年也是这么想的。
双方竟诡异地达成了一致。
但偏偏陈怀义竟跳出来反对:“陛下,这两州经历了浩劫,需有经验的地方官员前去,安抚百姓,尽快恢复生产,臣认为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他一反对,太子和燕王、楚王就皱眉。
现在他们都认定了陈怀义是晋王的人,他跳出来反对晋王一派莫非是盯上了这两州?绝不能让他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