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义皱了皱眉,郭富只怕就是料到了今天这个情况,当初才会不顾延平帝的再三挽留,坚持要告老还乡。
延平帝甚至也很怀念郭富,其程度不亚于公孙夏。
因此还真的认真思考起了这个可能。
但并州距京城甚远,即便现在派人快马加鞭前去召郭富,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两个月,远水解不了近渴。
况且郭富未必愿意回来。
“户部左右侍郎,你们怎么看?”延平帝看向户部的官员。
柯建元和户部右侍郎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回话。
户部右侍郎道:“陛下,微臣认为,召郭大人回京可解国库之困。”
柯建元不说话。
延平帝皱了皱眉,感觉户部除了郭富全是酒囊饭袋。他瞥向柯建元:“柯侍郎就没说的?”
柯建元这才开口:“陛下,户部账上如今实在是拨不出银钱,不若让户部打个条子给各衙,等两三个月,秋收后,各地的田赋上缴了国库,再将这些欠条一一兑现!”
他这话当即招来了不少官员的驳斥。
“陛下,不可,衙中小吏就指着每个月的薪俸养家糊口,这一旦推迟三个月以上,别说他们,怕是不少官员也得借钱度日了。这如何能安心办事?”
“是啊,陛下。况且现在用了十月后的银钱,那明年会不会又出现窟窿,再次往后延几个月?这只是治标之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户部目前的困局。”
……
七嘴八舌,没几个大臣支持柯建元,因为这事损失了他们的利益。推迟,推迟,谁知道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还会不会继续下去?最终成为一笔烂账,少的都是他们这些衙门的钱。
柯建元知道自己这提议触了众怒,也不再吭声,只心里叹息,银钱不会凭空掉下来,总共只有这么多,大家都不愿开源节流,长此以往就是财神爷来了也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