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贾赦神情一凛,知道是碰上蛮子的劫掠队了,他回头看了看自己这边的人手,将将两百来人,若是直接对上五百多人,胜算不大。

可他提前得知了消息,就可以做好陷阱,以有意对无意,也不是不能搏一把。毕竟这回跟着他出来的,其中一大半都是他的亲卫队,已经刻苦训练了两年多,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比军营里普通的士兵武力值要高出许多倍来,有心算无心,赢面很大。

说做就做,贾赦派了往东南西北是个方向,分别派了几个善于潜伏的哨卫去查探虚实。而他自己则借着跑马的功夫,在附近查探地形,终于找到了一处口袋形的山谷,实在是埋伏敌军的最佳场地,贾赦一眼就看中了。

等到查探消息的哨兵,带着前方有敌军的消息后,贾赦眼珠子一骨碌,就下令身边的人进入山谷做好伏击,而他本人则是带了十几个亲卫直奔敌军而去,想要充当诱饵,把这五百多人都包了饺子。

果不其然,在贾赦“无疑”间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后,后面追击他们的蛮子分队,越发来了兴致。一个从四品的将军,若是能被他们擒获,能换来多少物资,更别说还是什么国公府的继承人,家中有钱有势,这只大肥羊今天就便宜他们了。

一方有意要引,一方着意要追,不过片刻的功夫,贾赦就领着十几个亲兵,慌慌张张的躲进了小山谷里。

一出瓮中捉鳖,贾赦使得出神入化,来追击的五百来人,死了三百多,俘虏两百来人,外带着五百多匹郡马,这一回可算是立了大功。

请功的折子递到宫里的时候,将将赶上开年第一次大朝会,司徒曜看着周平递上来的奏折,面上倒是龙颜大悦,很是大方的赏赐了贾家一回。

消息传到贾家,贾史氏高兴之余,又为贾政操起心来。

贾政当初拒绝了贾赦的好意,不想去外头辛辛苦苦做个小官,可是到了工部之后却发现日子难熬。六部的官员,不说全部都是有能力有背景的人,但绝大多数也都是通过科举出仕,最低也是个进士出身,这里最是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

可贾政呢,从前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靠着贾代善的救驾之功,临死之前的恩荫得了官。要能力没有,要背景也不大,纵然因为皇帝的命令,工部的人不曾故意排挤他,可对贾政也没有什么热情的样子,这让从小就被贾史氏等人捧着长大的贾政十分受不了。

如今又听说贾赦在平安州混的风生水起,甚至刚去不满一月就已经立了功劳,贾政心中就不是滋味起来。从前二十多年的时间,提起贾家来,众人夸赞的只有他,对于大哥贾赦都是摇摇头,怒其不争罢了。

贾史氏和贾政的心情仿佛,母子二人合计了一番,觉得不能再留在工部坐冷板凳了,不如出去拼个前程的好。

至于说劳累与否,贾家不缺银钱,那得用的师爷幕僚多带几个,总有人帮着处理政务。再一个,贾政在京中不算什么,可出了京城之后,国公府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他又不是个贪污腐败的性子,认真做出点功绩出来,日后还愁没有发达之日么。

就这样,贾史氏着人给史家和贾赦都去了信,王氏也回了王家一趟,还有林如海帮着寻了两个经年的师爷,贾政很快就得了个外放的官职。

这外放的地点也不远,就在京城往南三百里的潞州地界,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到了潞州,换了个正五品的潞州同知,贾政这也算是升官了。他乐淘淘的收拾东西准备上任,却把王氏母子三人留在家中,一来侍奉贾母,二来打点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