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倒是隐隐约约明白,可是她却不能说,也不想提前暴露了这些姑娘们的野望。想着从前囿于深闺中的自己,还有现在每天都快快乐乐去上学的女儿,皇后善意的帮着她们描补了一番,只说是小姑娘家好奇罢了,至于事实真相如何,她并不在意。
而现在,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昭明和长平,还有旁边满脸严肃的林黛玉,司徒佑终于知道她们想干什么了。
“你们想要女子也能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出将入相?”
黛玉心中忐忑,但还是沉声道:“是,陛下,您富有四海,大干国目之所及都是您的领土,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您的子民。可是为何在您的辖下,子民都还要分三六九等呢?男人可以自由出门行走,女子却必须要遵守礼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能留在家中相夫教子?”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男子出门挣钱,养家糊口,女子操持家务,奉养子女公婆。”司徒佑沉声道,语气不温不火,“这并不是分什么三六九等,而是男女体力侧重不同的社会分工罢了。”
体力侧重,分工不同?三人不约而同的撇了撇嘴,但是又不好直接顶撞司徒佑。
还是黛玉出声,从随身的袋子里掏出几叠厚厚的册子来,递了上去:“陛下,这是我女校学生的策论,请您过目。”
司徒佑看得很仔细,也看了很长时间,临敬殿内静悄悄的,谁都没有说话。等到司徒佑把册子放下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小太监们早就轻手轻脚的点了灯,把临敬殿照的如同白日一般。
“这些,都是你们女校的学生写出来的?”
长平公主终于等到他看完了,闻言忙回道:“正是!父皇,里面关于和异族互市的册子,就是儿臣所写!而开通海贸,与海外各国通商贸易的册子,是昭明写的。”
司徒曜唔了一声,随即问道:“改良的农种,确认有效果吗?”
“确实有效果,那是我们女校几个农家女孩研究出来的,她们已经在自家和皇庄上都种了两季了,产量比之从前增加了一层多。”
她们昨天就猜到,皇帝肯定对良种最感兴趣,故此黛玉还特意带了些种子进宫。这会儿听到司徒佑发问,她立刻从袋子里掏出一把种子来,递给小太监呈上去。
司徒佑虽然政务繁忙,但是每年还是会参与春耕,对于农桑之事也有些了解。黛玉呈上来的种子,颗粒饱满,散发着一股子粮食的清香,确实比司徒佑从前见过的要好些。
除了种子,其他册子里面写的东西,也俱都是言之有物,堪称治国良策。若不是几人信誓旦旦,司徒佑真的要以为是什么隐世大儒操刀,才写出这般花团锦簇,言之有物的文章来。
真是小看了这些姑娘,也真的是小看了天下女子。
司徒佑沉默良久,突然说道:“朕会加一届恩科,允许女子和男子一同考试,男女同一张卷子,糊名改卷。若是你们真的能考赢了他们,朕也会酌情给你们派官,许你们在朝堂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