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早就下令,许他先回家见过家人,梳洗休息后第二日再来拜见。可贾琏却不曾回家,直奔宫门而去,言辞恳切要求见陛下。
陪他一路从西北而归的护卫,此刻也要进宫回禀,便答应替他传话。
待到见了皇帝,这护卫果真进言道:“贾将军急切,臣看他似乎确实有要事。说来自从八日前在凤凰山一游后,贾将军便行动有些怪异,只是除了日常催促臣等赶路外,并不曾表露什么,故此到底是为何,臣也不知。”
当今陛下司徒曜闻言,倒是起了几分好奇,遂命内监去传。
贾琏抱着个不太大的破布包袱,精神抖擞的进来拜见:“臣贾琏参加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卿平身,来人,赐座。”
司徒曜见贾琏坐好了,方笑道:“你和你爹年轻时候,倒是长得有几分相似,与从前贾国公眉眼间也有几分仿佛。你们家的人倒都是好的,从前到如今,都晓得为国尽忠,为百姓谋福祉。”
贾琏忙谦虚道:“陛下谬赞了,不过是偶然得一闲书,心动之下去探访罢了,谁想到居然真有这等奇物。这也是陛下您励精图治,天下海晏河清,臣方能顺利找到那盐湖。”
说罢,贾琏又起身跪倒在地,把随身带着的破布包举起来:“陛下,臣误入凤凰山,偶然得见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他自云如今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故此特意进献良种,壮我大干国风!”
“此乃红薯,这个叫玉米,据那道士而言,这二者皆是高产作物,亩产量可达千斤!臣得了此物,心中激动之下,不敢对外人言,只好日夜携带,只盼早日得见龙颜,献上此物!”
司徒曜豁然起身,疾步而来,也不嫌弃那包袱脏污,接了细细看。
那红薯物如其名,外表看着确实是红色的,只有一个,大如钵盂。而玉米则是一捧之多,粒粒莹润饱满,果真如黄玉雕刻而成,散发着一股粮食的清香。
待到看罢,司徒曜这才激动的问道:“那道士可有说过,这东西怎么种?水肥各要几何?”
贾琏早就从梦中得知,故此不急不缓的说道:“红薯喷水避光使其发芽,然后切成小块埋入土中,按照时令浇水施肥即可。玉米则是点种,浅挖一小坑,内置玉米一到两粒,覆土浇水,出芽后移植开来,每株间隔两到三寸,水肥一如稻麦。”
“只是这两样东西,都不是现在种的,需得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方能见到成效了。不过臣想着,那暖棚之中能种植花草菜蔬,种这等玉米红薯应该也是无碍的,”
司徒曜闻言更是喜悦,亲自拉了贾琏起身:“爱卿不愧是我朝的肱股之臣,居然觅得如此良种,朕要厚厚的封赏你!那赠种子的道士何在,一并封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