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这几家店,有明面上属于她的,也有背地里挂在其他人名下的。

其中那些水粉首饰的店铺,因着是做女人的生意,故此里头从掌柜的到大师傅,再到一应服侍的下人,洒扫的奴仆,三分之二都是女子。且铺子里头做的都是精品,不论是品质还是款式,都打了宫廷内造的名头,很是吸引了一波京中各家的贵眷。

而酒楼和茶肆,便是打听消息的好地方了,这几家店司徒瑶并未放在自己名下,而是转了几个弯儿,放到了苏轻眉的护卫名下。司徒瑶在明面上,只是掺了股,帮着庇佑一二罢了,等闲并不往那里去,省的惹人注意。

可饶是如此,司徒瑶也忙的够呛,铺子上的事情自然不必她亲自处理,可里头来来往往的人,传递的各种消息,经过筛选之后,是必要她或者她信得过的人亲自过目的。

司徒瑶忙碌了半个月,就想撂挑子不干了,她如今需要暗地里谋划的事情多着呢,实在没有许多心思摆弄这个。可情报之余她,又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若是没有个万分信任的人,司徒瑶是万万不敢放手的。

好在,她并不缺人手,如今深居简出的黛玉,以及荣国府几个钟灵毓秀的姑姑们,都很能担得起这份责任。特别是三姑姑探春,行事果敢大方,御下宽严有济,是极好的帮手。

一番密谈之后,探春欣喜若狂的接了这件事,立下重誓,定然会使出十分的心力,为公主达成所愿。司徒瑶对此十分满意,放下几个人手帮着传递消息,转身又去寻了薛宝钗。

薛宝钗皇商出身,会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打算盘,若不是碍于女子的身份,只得退居后院,如今的薛家必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司徒瑶需要很多很多钱财,日后要用到的更多,明摆着薛宝钗这个好帮手,她自然不会放过。且能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薛家大姑娘,也不会拒绝司徒瑶递出去的橄榄枝,有了光明正大出门做事的理由,薛宝钗当即就应下了。

前前后后忙碌了近半年,直到司徒瑞一正两侧三位王妃都定下来了,司徒瑶这边才算是暂且告一段落,初步构建出了她的商业网。就这样,还是靠着她公主的名号,以及贾家王家薛家林家等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否则单只靠她一人,估计怎么也要三五年的功夫才成。

司徒瑶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司徒晟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他的精气神都大不如前,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只说这次二三四五几位皇子的指婚人选,就叫人浑然摸不着头脑。

二皇子司徒瑞是元春亲自求了的,正妃为太常寺卿家的嫡长女,虽然也是正三品的官职,可太常寺卿管的是宗庙祭祀等事,手上并无实权,只能称一句清贵。正妃是这样的家世,两个侧妃出身就更低了,一个是翰林院侍读曹家的二姑娘,一个是平州知府的大小姐。

司徒瑞秉性淳厚,这三人也是性子温和良善之人,日后纵然不会举案齐眉,但应当也不会过的鸡飞狗跳。

而三皇子和五皇子的正妻,都出自定国公府,一个是大房的二姑娘,一个是二房的大小姐。定国公府掌着京籍的防护,大房和二房都是嫡系,大房有爵位,二房有权势,关系不过平平而已。

偏三皇子和五皇子打小不合,两人的母妃也斗得乌眼鸡似的,如今他们得了这样的妻子,日后可有乐子看了。

至于四皇子,司徒晟神来一笔,把北方西凉国的和亲公主赐给了他为正妃。从古至今,但凡是得登大位的皇子,从无一人的正妻是外族女子,故此圣旨一下,众人便知道四皇子是从皇位争夺赛中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