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司徒瑶几次劝阻不得, 又不能暴露出自己的情报系统,只能暗暗的打边鼓。

但凡见着司徒晟,她总要说些金丹药丸里头多含铅汞, 吃了对人体恐有害处的话。又拿贾家东府里头贾敬的例子现比, 不正是炼丹修道过度,才一命呜呼,七窍流血去了的么。

可惜司徒晟服食丹药后, 很是得了些甜头, 且自认为自己有龙气护体, 并不惧怕。任凭司徒瑶说干了嗓子, 也不能扭转一二,且消息隐隐约约透露出去,反倒引得几位皇子对她大肆攻讦, 说她见不得陛下福寿安泰。

这可把司徒瑶气了个倒仰,合着一直给父皇下慢性毒药, 就是恭谨孝顺了是吧。

司徒瑶动了大怒, 把从前收集到的几位皇子母家黑料, 接二连三的放了出去, 并通过御史台逐一弹劾。这群御史台的人,就是林如海从前留给黛玉的人脉,后来被司徒瑶一一收为己用, 如今是她隐藏在朝堂之上的一把利刃,十分好用。

更难得的是,朝中人并不知晓这群人已经有了主子, 这就要托黛玉和司徒瑞的福了。

司徒瑞自从成婚后, 便和妻子花前月下,观花逗鸟, 万物不萦绕于心,做足了贤王姿态。时日久了,大家的注意力就不在他身上了,更不会注意到深居简出,闭门守孝的黛玉。

可黛玉,正是司徒瑶在宫外情报管理者,一应的消息事情,都得在她那里过一遍,有价值有意义的,才会递到宫里给司徒瑶和元春过目。守孝一事,便是最好的遮掩,谁能把目光放到一个半年不出门,只和表姊妹亲戚打交道的孤女身上呢。

御史台下场之后,督察院也紧随其后,爆出种种罪证,颇有痛打落水狗之意。

司徒晟虽然最近嗑药颇多,可毕竟做了一辈子的帝王,基本的判断力还没有全部丧失,见此勃然大怒。而且他的疑心病越发严重,几位王爷虽然有进献“仙丹”的功劳,可人人都献了,这功劳也就不显眼了。

这会子功劳没在司徒晟眼前,可罪过却是实打实现成的,故此他大发雷霆之后,便把这些罪犯交付三司会审,命令严查不待。

这下可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位王爷不说,各自的家族之间便免不了勾心斗角,互相攻讦推诿责任。各个都斗得乌眼鸡一一,想把对方拉下马,换了自己的人上去。

司徒瑶浑水摸鱼,趁机安插了不少元春早些年培养的人手上去,当然,明面上这些人还是干干净净,丝毫不曾与贾家甚至是未央宫,有半分的牵扯。

她是得了利,燕王却损失惨重。

他因为在诸皇子中年纪最长,上朝的时间也最长,故此朝堂上拥有的人脉拥护也多。这次朝堂大动,不少老油条被贬官发配,其中大多数都和燕王交情不错,他废了十来年心力编织的人脉网,叫司徒晟一次清理了个七七八八。

不提燕王如何捶胸顿足,暗地里唾骂不止,齐王和楚王的日子也不算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