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和谐,孩童绕膝,教书育人,这些我已经有了。太学人才济济,不缺我一个,但楚记学堂却是我从两张书桌一点点办起来的,我舍不得、也不放心交给旁人。”
像通济坊这样的地方,根本请不到像董书生这样真正有才华而又德行兼备的先生,更多的是一些严苛死板或滥竽充数之徒。
因此,他的才学在民间比在太学更有用,倘若他能多收一个孩子,就能多一个受到良好的启蒙的学子,将来就更有可能多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有用之人。
这就是董书生的选择。
其实,大伙还是不太明白他这个选择的深意,但是,看着他郑重的样子所有人就不知不觉信服了。
确切说,其实是有些隐隐的高兴的。
明明有飞黄腾达的机会,董书生却选择留下来,继续和他们一道待在丸子坊,这是不是就说明,其实这个大院子跟太学相比差不了多少?
有人想着,就这样问了出来。
董书生笑着点点头:“嗯,不仅不差,反倒更有人情味!”
“主要是因为有咱们王娘子吧!”
一位妇人笑呵呵地把王娘子往前一推,精准地推进了董书生怀里。
两个人双双红了脸。
王娘子故作洒脱地笑骂一句,想要就这样含混过去,没想到董书生却顺势扶住她,没有放开。
他望着王娘子,有些紧张地说:“你知道,我心里一直有你的,只是从前自卑,不敢开口,原想着成了太学直讲就能风风光光向你求亲,现在看来却不能够了……你可还愿意?”
王娘子一下子怔住了,怎么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她一下子哭出来:“我还以为要等到下辈子去了!”
这话,就是同意了。
董书生捂住脸,喜极而泣,就在刚刚,太学出榜的时候他都没这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