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工友的话,楚溪客还特意查了查资料,发现最适合古代跑马的还是古代的“三合土”。
用三合土修建的城墙,跨越千年还能屹立不倒,可见专家形容三合土“其坚如石”一点都不夸张。
三合土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阴天下雨的时候,万一道路泥泞,形成沟壑,可以直接填充砂石,不会影响出行。
最重要的是,调配三合土只需要用到石灰、砂石、黄土,再加上糯米浆黏合剂……非、常、省、钱!
所以,楚溪客果断选择了用三合土修路。
不过,他还是打算把水泥研究出来,铺在土路两侧,当做人行道,这样行人和车马就可以分流,不仅安全,还能提高效率。
水泥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用途——浇灌城墙、铺设排水沟。
楚溪客虽然壮着胆子决定把平川城建成一座商贸城,但还是想着把城墙与口兮口湍口√。修得高高的,用松木做骨,浇灌混凝土,越结实越好。万一被红眼病觊觎,他就储备足够的粮食,把城门一关,熬死他们。
至于排水沟,可以说是城市的“肺管子”了,如果排污管道修得不好,城市人口又急剧扩张的话,用不了几十年就会臭气熏天,被迫搬迁。
至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配方,也是楚溪客在工地学的。
起初他搬了两天砖,工头看他做事踏实,不偷懒也不耍滑头,就让他去看着搅拌机了。楚溪客因此记下了土法制水泥的方子和混凝土的最佳比例。
他只需要把水泥配方和修路计划交给姜纾和钟离东曦,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
第二步,就是盖房子,包括商铺和民居。
当地富户大多用木料搭建木石结构的挑檐楼,好看是好看,但密封性差,一旦刮沙尘暴全家都要跟着吃土。
寻常人家多是平顶的土坯房,结实又防风,唯一的缺点是容易掉土,就算用米浆刷了也不好使,有时候吃着饭屋顶就有可能掉一块土……
楚溪客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砖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