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故作圆融,不再小心谨慎,他可以像父兄还在时那样,肆意地说自己认为对的话,做应该做的事,不打一丝折扣。

这是平川城给他的底气,是他们的小崽崽给他的底气。

第133章

百姓们只站在学堂外面伸着脖子往里瞅, 谁都没好意思进去,生怕踩脏了似的。

楚溪客也就没往里走,学着百姓们的样子透过窗户往里看。

总共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 小的是“启蒙班”,大的是“拔高班”, 从命名就能看出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来分班的。

每个班里都有黑板、挂图和现代化的桌椅, 这样学子们不用像从前那样跪坐着读书,也不会只是死记硬背而弄不懂意思。

现在学堂还没有正式招生,因为教书先生还在培训中,楚溪客希望培养出一批真正懂得“育人”的启蒙先生, 而不仅仅是“教书”。

至于怎么培训他就不太懂了,交给姜纾和钟离东曦去商量就好。

看完学堂, 楚溪客沿着街道继续走。

整个街区都是一排商铺,所有权在官府手中, 居民只能租赁,不可购买。

小区内的住宅则是免费发放给百姓, 只要有平川户籍就可永久居住,还可以传给下一代。

不过, 居民需要交纳一定的物业费,官府再组建“物业处”, 统一清扫街道、处理垃圾、维护绿化等, 谁家的茅厕、屋顶、灶台坏了,物业处也会负责维修。

这一套,就是楚溪客从现代搬过来的了。

钱不多,但有些百姓还是不太乐意, 软磨硬泡地跟收钱的小吏说, 不需要物业打扫卫生, 他们自己就能打扫。

一个小区上千户人家,小吏走了一圈下来,收上来的钱不足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