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瑜几乎就要跳脚了:“卖出这批‘山水衣’,别说建厂的本金,就连明年的成本都能赚出来,就算明年一文钱不赚,也不愁养活这些工人了,为何突然不卖了?”
楚溪客反问:“你可知道如今还有多少棉花剩余?”
黄瑜理直气壮:“少说还有五万斤,支撑一冬足够了。”
楚溪客又问:“那你还记不记得,平川棉纺厂的首要任务?”
黄瑜下意识道:“当初日日听殿下念叨,早就记住了——官办工厂,工部挂名,红利尽归府库,继而用之于民……”
说到这里,他方才理解了楚溪客的用意。
平川棉纺厂,既然挂了“平川”二字,就已经决定了它的第一要务:首先是用之于民,其次才是盈利。
“剩下的棉花,就用来做棉衣棉被吧,低价卖给平川百姓,好让大伙暖暖和和过个冬。”楚溪客笑眯眯地说。
“臣,谨遵王令!”黄瑜的声音却哽咽了。
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很庆幸吧,可以在最意气风发的年纪跟在这样一位主公身边,不需要勾心斗角,不需要虚与委蛇,只要一心为民就好。
“一心为民”说出来很大,要想做到反而不难。
就在长安城的高官贵妇们因为山水衣一衣难求遗憾懊恼之时,平川城的寻常百姓正欢欣鼓舞。
三关口,平川家纺铺。
这是个新开的铺子,和平川粮油铺一样,挂着“官办”的牌子,门口贴着一张红底黑字的榜文——
平川家纺铺开业大吉!
内售棉衣棉被和棉鞋,款式多样,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凭平川户籍一律五折,鳏寡孤独及家有急难者另有优惠。
除成衣成被外,另有棉絮与棉布出售,价格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