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骆晋云一动不动看着裴隽,裴隽也看他。

两人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敌意,也看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屑,又似乎夹杂着羡慕。

裴隽有一张清俊舒朗的脸,美,却无阴柔之气;耐看,却自有一种不惹尘埃的疏离。

世子的出身,让他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贵气,又因姿容昳丽,放在人群里,是一眼就能看见的人。

骆晋云想,裴隽和薛宜宁,似乎是同一种人。

他们都出身不凡,形貌出色,都饱读诗书,也都聪慧,又有一种享受锦衣玉食、读圣贤书长大的天真与温和。

国破家亡,朝代更替,让他们措手不及。

以身殉国,是他们沉浸在读书人的浪漫里,最想做的事。

但薛宜宁却有个不那么浪漫的父亲。

年轻人不怕死,总想让生命与别人不同,年纪大的人,却会越来越惜命。

然后,他们分别,不只有别离之苦,还有世道变迁,信仰的一切崩塌的痛苦。

骆晋云想起来,薛宜宁哪怕到今年,也才二十一岁。

嫁给自己那一年,她十八岁。

十八岁的少女,如何能承受这一切?

那日她第一次在他面前痛哭,可是谁知道,她不是每日都有那么多的泪要流,都想那样不顾一切哭一场呢?

他突然觉得,哪怕知道她不喜欢自己,他也仍是心疼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