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页

还有不管夏竦出于什么用意,高家那个小娘子确实被他纳了下来。为了一个番邦的女子,石坚不需要这样做。至少他在接受高家那两个外子的请求后,石坚查到夏竦头上,不必要将结果通报高家,就说找不到了。西南那么大的地方,又因为这几年战事不休,失踪三个少女并不稀奇。高家能说什么?管好你自己女儿是真的。自己家的女儿到处疯,怪谁?

第二真正明白夏竦是一个白眼狼,一旦让他得势,甚至比吕夷简危害还大的人绝对不会超过五个人,这五个人还包括吕夷简在内,否则他都不会推荐夏竦了。虽然前些年夏竦也为难过石坚,可这几年夏竦无论在地方上,还在朝堂上,是大力支持石坚的。石坚没有理由做得这么狠。就是普通人也明眼看出石坚是有意借这个机会将夏竦往死路上推的,不然夏竦不可能那么被动。连赵祯都产生一些想法,石坚做得太过了。想一想,现在事情明了,怎么处置夏竦?处置重了,也太求高家了,处置轻了,高家不平,朝廷也很为难。别要说杀人者偿命,欠债还钱。

这个公正是统治者鼓吹的。可那有那么绝对公正的事?作为他们这些上位者,做事就象下棋一样,该小兵冲锋就到小兵冲锋,该到牺牲车的时候车就得牺牲。为了最后的结局,车马炮象士卒都是一枚棋子。象现在朝廷不知如何处置,还不如将这案件弥掩下去。暗消了,以后朝廷对高家稍微好一点,做一些补偿。至于夏竦带来的麻烦,以后慢慢贬职下去。这样处理才是最佳的方征。

好,就算是石坚认为夏竦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吕夷简,提个醒,赵祯也不是听不进去。不需要借这次案件的机会,想找机会还不太容易了?

可赵祯也没有想起来,石坚确实想一下子将夏竦打回原形,就是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这些人不将他打死,一有机会,滋溜溜,爬得可快了。可知道与理解石坚的想法有几个人?指望远在两湾大陆天理教的那些人看出来?当真甘林是李织?就是李织在世,如果不接触到幕后的消息,也同样想不出来原因!

所以不往这上面想,一想还真让人联想翩翩。

至于夏竦案发时,宋朝还不知道甘林的下落,那时候甘林才到两湾大陆,带着人秘密到达北湾大陆经营。这也很好让人误解,夏竦作蛾子,一定要对付天理教?不能对付契丹或者是其他?

不要问为什么要让夏竦借这个借口,本来夏竦就贪恋美色,不将自己丑化,如何使别人相信?换作其他任何一个理由,都有些牵强附会。可一旦成功,比如这次夏竦打入天理教的高层,将这些余党一举抓获。那是多大的功劳?这还不一定就停止了。如果夏竦与石坚再次配合。夏竦带着一批人逃到契丹,还能继续发挥作用。至于高家,那只是一个小棋子,过了一段时间,大理平稳了,高家还有什么作用?只有吃个哑巴亏。

最巧妙的是石坚让李迪放出这个口风。李迪让刘娥下放了,在下面呆了很长时间,与夏竦没有交涉,更没有恩怨,他本来性格刚直,但也有一个缺点,有些沉不住气,有什么说什么。他借着酒意,讲出这番话并不奇。

可下人怎样想?夏竦一个副相,为了宋朝,背负这么大包袱,做一只蛾子。这本身就是无比的八卦,好了,看到好友王二,告诉你一件事,可不能告诉别人。王二看到了张三,再告诉你一件事,可不能告诉别人。张三又看到了李四。很快这个消息就传了开来。关健是每一个人还神神秘秘的,省怕“泄露”了大宋这个大秘密。可越是这样,传播得就越快。

夏竦东躲西藏的,到了两湾大陆时,时间本来过了许多天,再从西海岸登陆,一路小心翼翼,躲避土著人各部。到了叛区是多长时间?甘林早就听到了这个“秘密”。

他还在想,夏竦与石坚唱的这出戏,对付那方势力?未必是契丹,也许是若别温,也许是满都拉。但就没有想到“对付”自己。听到手下人来禀报,夏竦投奔来了。一想,就认定死理了,自己现在开柘的面积扩大,手下掌控的百姓都有二十万人了。也许没有注意,消息走漏出去,自己势力没有契丹大,可地形险恶啊。如果宋朝攻打契丹,随时可以动用几十万大军,可攻打自己,能动用得了吗?打算一艘船装一千人登天了吧,再加上供给,宋朝准备上千艘战船前来?别看宋朝现在有钱,可如果宋朝真要这样玩,这一仗打完了,财政也完了。把谁都不敢这样玩。

而且自己看不对头,可以逃,核心成员不就那几百人么?只要一逃,两湾大陆那么大,到哪里找?就打算宋朝玩了一次,也玩得起,可宋朝一退兵,自己又东山再起,最后宋朝能有什么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壮大。实际上一想,对于宋朝来说,自己这群人比契丹更恶劣。

当然这是他自己美好的想法。怎么比也不会超过契丹的,即使现在契丹衰落。

但夏竦进入他们的核心,那就两样了。自己这群人的行踪全部被夏竦掌控,也等于被宋朝了如指掌,好了,只要将他们这些核心成员几百个人抓住了,什么都完了。

这越想就越有这个可能,什么叫先入为主。这就叫先入为主。还有一个原因,让石坚吓怕了,宁肯错杀,也不能判断失误。夏竦是什么人,宋朝一个大官,也不是这群人的七大爷八大舅,杀了也白杀。

因此一上来,对夏竦就开始严刑逼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