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王打的什么主意,刘安不会不知道,一旦有利可图,就可以把刘安给卖了。当然,诸侯王抓住了把柄,还可以威胁他,捞取好处。
对这些事,刘安是有些担心,却不严重。因为以他想来,梁王不会有事。只要梁王不会有事,朝廷连谋逆都不能重处,他写几封书信,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梁王竟然给窦太后处死,这无异于在向诸侯王宣告:休要谋逆,朝廷不会手软!
如此一来,刘安就是如坐针毡,一想起那些书信,就心神不宁。千方百计讨要,却是讨不回来。原因很简单,朝廷没有表明太度以前,此信没多大用处。一旦朝廷表明了态度,这书信就是奇货可居了,谁会归还?
且不说刘安如何心神不宁,讨要书信。
朝中有了新面孔,那就是韩安国,给补了御史大夫。韩安国这人有才具,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大功。再者,这次他不顾危险,跟随梁王去长安,一路随侍,小心侍候梁王,就连梁王也是感慨“时难见真心,韩安国如此忠臣,孤没有听他的,致有今日之囚”。
景帝是知道韩安国这个人的,知道他的才具,就把他补了御史大夫。
跟随梁王一起起长安的枚乘、庄忌和司马相如三人,也给景帝赐予博士。景帝这是念在兄弟之情份上,给他们的恩赐。
可是,这三人确实有真才实学,一手好文章,天下难有人能及。枚乘和庄忌就不说了,那是名闻天下的名士,学问大家,赐他们博士,不会有人有异议。
至于司马相如,虽是名不见经传,声名不显,枚乘和庄忌对他极是推崇,景帝赐他博士也就在情理中了。
对于梁王的子女,景帝念在兄弟之情的份上,并没有做得太绝。把他们贬为庶民,夺了他们的爵位,却赐给他们大笔钱财,足够他们生活了。
对这般处置,窦太后也无异议,对景帝的处置,大加赞赏。
再怎么说,梁王的儿女,是她的孙子,窦太后自然是念着他们。
梁王一死,立太子的最大障碍就不存在了,景帝立太子之事,水到渠成,只差择机诏告天下罢了。
可是,窦太后的却一病不起,身子一天比一天差。梁王之死,对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任何一个母亲,不得不处死自己最心爱的儿子,都会难以忍受。
※※※
浦城,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