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

这种举棋不定的作风,显然是与李世民平素的风格是格格不入的。

杜荷沉吟了片刻道:“这是岳父大人的家事,小婿实在不好过于干涉。但小婿觉得,立储既然是国之大事,关系整个王朝的未来。那更加不能着急,应该认真的,好好的从诸位王子中选择一位最适合的。岳父大人正当壮年,还有大把的年华,成就一番辉煌,何必急在一时?”

李世民认同的点了点头,也不再细问了。

酒足饭饱,杜荷告辞离去。

李世民话有所指的提醒道:“明日朕会在朝堂与群臣商议细节,你最好做足了准备,小心一些……”

杜荷会意一笑,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再一次感慨武媚娘的了得。

他写的《律书》与长孙无忌的《律礼》在后半段有着严重的分歧。

两种不同的观点,结果自然是需要经过一番龙虎之争,方才能够判断谁胜谁负。

李世民这里并没有表示杜荷的观点胜于长孙无忌,当然也没有表明长孙无忌的观点,更加高明,只是选择了沉默。

毕竟李世民是皇帝,作为一个皇帝,要评价是非对错,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一诺千金,不会随便开口表面观点,直到重臣商议出一个对错,他才会做出最后的选择。

杜荷与长孙无忌的分歧就如吵架的公婆,双方都有道理,但究竟那个观点正确,实在难以分清。

李世民已经料到明天的朝会上必然会有一番热闹,所以让杜荷多做准备。

这里固然有鼓励的话,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则表明李世民默认了杜荷与长孙无忌的这一次争斗。对于这种因政见不和而引发的良性争论,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还是很乐意见到的。不但认可,反而以期待的心情,盼望明日的到来。

当然,如果杜荷没有听武媚娘的劝,继续用他的老方法,结局绝对不会如此的和睦。

就如武媚娘说的“无意引发纷争,与有意引发纷争,是两回事”。

用注记的方式,针对性实在太严重了。现在的杜荷是属于无意引发纷争,李世民自然无怪罪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