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页

杜荷赞道:“陛下才思敏捷,臣佩服。臣此次南征,发现南诏蕴含着丰富的铜矿、锡矿等有色金属矿,地区内的储藏量我更胜我大唐第一铜矿、锡矿,如果经过合理的开发,这将是一笔无比巨大的利润。还有吐蕃,吐蕃的境内也蕴含着巨大的矿产资源,他们那里的气候特殊,尤其盛产葡萄,可以重视起来,做葡萄酒,发展酒行业,也是一笔收入。”

杜荷说道这里的时候,李世民眼睛一亮,葡萄酒可是他的最爱,在皇宫地窖里还藏着许多坛他自己酿制的葡萄酒。

杜荷接着道:“对于西北方的高句丽,我就不太了解了。不过也有所耳闻,那里的长白山是天然的宝藏,山上藏着丰富的资源。既然南诏、吐蕃、高句丽都已经是我们大唐的领土,境内的臣民都是我大唐的百姓,为什么我们不将这些地方开发起来,为我大唐做贡献呢?臣觉得,将这些未经开发的地方开发起来,得到的利润,将会远远胜于我们在已经开发的地方,继续开发。”

这一些资料都是杜荷打下南诏、吐蕃时,整理两国政务的时候发现的。南诏底下藏着无比丰富的矿产,只是他们不知如何开发,一直荒废着,吐蕃与南诏结交以后,松赞干布眼红那些矿产资源,与蒙难合计,一起开发。

计划书都准备好了,还没有正式施行,就受到了杜荷的攻击,计划书恰好落在了杜荷的手上。

杜荷在尚书省任职,对于大唐的经济有过了解,当时就发现了南诏那些没经过开发的矿业,藏旷量要在已知的大唐第一铜矿之上。

杜荷的话,让唐朝上一片寂静。

褚遂良道:“这个小杜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可是最关键一点,他们并非是真正的大唐子民,他们是否归心,我们无法确认,如果,将吐蕃、南诏、高句丽开发起来,他们富强了,起了反意,那该如何是好?”

褚遂良这一番话是点到最关键的地方了,其实汉唐王朝并非没有能人,他们也未必看不出开发这些土地将会获得多大的利处。

关键还是在于心底的抵触,对于那些并非正统汉民族百姓的不信任。怕吃力不讨好,帮他们发展,是在养虎为患。

杜荷也考虑过此事,点头道:“褚大人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但我有一疑问,就这样放任他们不闻不问,就能保证他们日后一心一意的为我大唐效力?我到觉得,只要他们日子好了,生活条件提高了,反而会知道我大唐的好,不会心生反意。开发南诏、吐蕃、高句丽也许会让这三个地方富裕起来,但因为税收关系,最得利还是我大唐。他们富了,我们大唐更富,我大唐能灭他们第一次,就能灭他们第二次。臣认为想要真正的让西藏、云南成为我大唐的领土,就不应该有任何的特殊化,将他们视为我大唐的子民,同等对待,一定会有人明白的。孟子不是有一句话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百姓?”

杜荷说这话的时候,脑中想起了天朝的愚蠢政策,天朝将他族人当做爹娘一样供着,但真正归心的又有几个?特殊化非但不能让他们归心,连自己人也跟着离心。

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过于偏袒:最好的做法就是一视同仁,将反抗偏激的除去,剩下顺从的自然就能够真正的融入民族之中来。

第六十九章 是你做的吗?

杜荷的提议还是很有诱惑性的,中国地大物博不假,但古代的技术远远比不上后世。

后世的一个矿区,只要有丰富的储藏量,哪怕是深入地下四五千米,也有办法将它弄上来,变成财富。可在千年前的唐朝就没有这个能耐,他们取矿的第一手段还是挖矿山。但山矿的矿石储藏量远远低于地下矿,而真正的矿产绝大多数都位于地底深处,以古代的技术是难以取用的,能够凭借人力打到一两百米,那就非常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