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篡唐[校对版] 庚新 1010 字 2023-03-15

就这样,怀着心里的疑虑,郑世安去找雄大锤商量了。

郑言庆放下心事,回书房里看书。

至于曲辕犁,并不急于一时。且看看人们的接受能力,雄记剪刀,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八章 孔融让梨(上)

新的一周开始了,郑言庆又开始了规律的生活。

每天上课,练字,听讲三国,习武……过的很充实。晚上回家以后,就在书案前进行三国演义的创作。虽说这故事的脉络清晰,但创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终究不是科班出身,加之罗版三国文白参杂,写起来很吃力。

写书,和口头讲故事,基本上是两个概念。讲故事,你可以用白的不能再白的大白话,可写书,却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半文半白的小说体,就更加麻烦。自孝文以来,江左文风兴盛,文章必讲‘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等等。

简而言之,就是要词藻宏丽,否则就不为美。

这是南朝文风遗留,郑言庆也无可奈何。什么叫叠意回舒?就是于细微处做文章,一块光秃秃的石头,你得看出其中的美妙来。这对郑言庆,绝对是一种折磨。

所以,写三国,不仅仅是要让市井中贩夫走卒接受,如果想要士大夫也接受,这词藻之上,必须做出修饰。可这修饰词藻,谈何容易?以至于一周下来,言庆也只写成了两个章回,就已是筋疲力尽。好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先生,能够给予他足够的支持。若非有李基帮忙,言庆想要写出一篇满意的文章,绝非一件易事。

这一天下学回家,天光尚早。

郑世安也不在田庄上,屋子里也没有别人。

言庆放下书囊,从书囊中取出笔盒,然后又拿出李基为他做好的讲义,准备温习功课。

要说起来,李基的确是一个好老师,做事很细微,也很用心。

每次给言庆讲解三国,他都会事先做好讲义。等讲解完毕,则把讲义送给郑言庆,方便他回去以后,再仔细的揣摩。李基这种讲学的态度,又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郑言庆。在写作的时候,他也会非常认真,时常会对某一个字,而反复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