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阿里不哥大汗的臣子,要是拒绝往前方供粮,这可贻误军机的大罪。”耶律朱哥哭丧着脸说道。耶律重机眼珠子一转,说道:“大哥,我们可以这么办,先告诉刘太平我们会往前方运粮,只是汉中城里的粮食已经不多,需要从各地筹办才能运往前方。只要拖上几天时间,大雪一旦封山,我们就可以说没办法再往前方运粮了。”
耶律朱哥视汉中粮仓如命根子,一听自然满意,当即给刘太平回复书信,找借口拖延时间。让耶律朱哥兄弟喜出望外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冬雪不断,虽说还没有大到封山封路的地步,却也湿滑难行,给耶律朱哥兄弟难以筹备粮草提供了充足的借口。而耶律朱哥兄弟的如意算盘得逞,这下可苦了正在大剑山和宋军隔关对峙的刘太平,眼看天越来越冷,雪越下越大,后方的粮草却还没有上路,刘太平彻底沉不住气了。
腊月初十早晨,又是一个雪花飞舞、呵气成雾的早晨,刘太平升帐点将,铁青着脸说道:“昨天晚上,我军一名士卒被冻死,要是天继续冷下去,只怕被冻死的士兵只会越来越多,所以不能再等了,今天就向剑阁发起进攻。”
“大将军,不能冲动,个别老弱士兵冻死很正常。”刘整又跳出来阻止,大声说道:“我抓了一些附近的百姓询问,他们说以剑阁这一带的气候,这样大雪一般不会下很长时间,要不了几天就会放晴,我们还可以继续等待战机。”
“如果那些百姓说谎或者今年气候反常呢?”刘太平一句话就把刘整顶了回去,刘太平又一拍桌子,喝道:“本将军心意已决,点将出兵,今天就向剑阁发动进攻。”
……
阿里不哥军终于沉不住气攻城,军队中同样已经出现老弱士卒冻毙情况的贾老贼简直是喜出望外,忙不迭的命令道:“快,派几个人打着白旗去剑阁关下,告诉田雄,阿里不哥军攻城的时候,我们大宋绝对不会趁火打劫夹击他们,让他放心去和阿里不哥军决战!”
第四卷 川中义 第七十三章 招降(上)
剑阁关,川中第一咽喉,他北通利州东西二路,南连川中平原;他又地势险绝,从大剑山到小剑隘连绵三十余里山路狭窄,两旁具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自三国时代便有连山绝险之称。入宋之后,关城改设于小剑山山顶的苦竹隘,关城东面深壑隔断,西面峭壁矗耸,北面状如城廓,仅有关门可行,阿里不哥军无法从此偷过一步,南面岩寨壅口,一道石木结构的高厚关墙,牢牢挡住了宋军的北上道路,当真无愧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面对如此雄关,换成在过往的纯冷兵器时代,无论是贾老贼还是阿里不哥军主将刘太平,都没有谁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打下这座雄关。可现在的情况稍有不同了,早就听说过剑阁关大名的贾老贼带来了足足三十门铁芯木壳炮和两门纯铁重炮,即便强攻也有一定把握;而在阿里不哥军这边,靠着刘整昔日在忽必烈军中盗来的山寨老贼炮图纸,也铸造出了十门铁芯木壳炮,虽然威力远不如宋军的老贼炮,但也不至于拿剑阁天险毫无办法。所以刘太平命令一下后,三万蒙古军立即出营,在小剑隘关口前摆下阵势,并抓紧时间布置老贼和回回炮等攻城武器。
阿里不哥军的动静,自然在第一时间禀报到了田雄等人面前,田雄、夹谷龙古带和刘元兴三将不敢犹豫,赶紧一起赶到小剑隘关口布置防务,期间田雄向刘元兴说道:“元兴贤侄,我们三个人不能全部都在小剑隘北关口,得去一个人到大剑山南关口——贾似道老贼素来无耻,得防着他趁火打劫偷袭我们。依叔父的意思,你去大剑山关口把守如何?”
“叔父,探马尚未发现贾似道老贼有攻城的意思。”刘元兴那肯答应,摇头说道:“所以还是让侄儿留在小剑隘主战场吧,至于大剑山那边,请田叔父或者夹谷叔父去如何?”
“傻孩子。”这些天仿佛已经苍老了十岁的田雄慈爱笑骂道:“你以为叔父是照顾你啊?小剑隘的地形远比大剑山险峻,叔父们这些老东西是想捡点便宜,你向来孝顺老实,不会不让着叔父吧?”刘元兴哑口无言,刘安凤则巴不得去南关口,一拉刘元兴说道:“三哥,别楞着了,贾似道老贼的兵力也远比阿里不哥多,叔父们过去只怕压力更大。”
刘元兴见妹妹说得也有点道理,便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侄儿就去南关口,两位叔父也请多多保重,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叫侄儿过来替换你们。凤妹,咱们走。”说罢,刘元兴领着刘安凤匆匆离去。看着刘元兴兄妹离去的背影,田雄和夹谷龙古带两个老东西先是慈爱一笑,夹谷龙古带又低声说道:“老田,你不会是想让大帅的儿女有机会逃走吧?”
田雄沉默了一会,这才低声说道:“咱们已经不可能有援军了,剩下的军队里又大半是伤兵,守城物资也没多少,剑阁究竟能守多久,谁也不知道。大帅对我们恩重如山,他最后这点骨血,我们无论如何得想办法保全。”
夹谷龙古带也是一阵沉默,心知若是阿里不哥军攻破北关口,自己与田雄说什么也难逃一死,刘元兴兄妹却还有向宋军投降保命的机会,田雄如此安排,也是对刘黑马尽到了最后的责任。想到这里,已经在战场上驰骋纵横了三十余年的夹谷龙古带不禁黯然,不过夹谷龙古带很快又振作起来,一拍田雄的肩膀笑道:“没关系,没援军算什么,守城武器不多又算什么?不管怎么说,咱们总有机会又在战场上并肩杀敌了,有机会让阿里不哥的那帮狼崽子看看咱们老兄弟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