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页

边戎[校对版] 阿菩 1881 字 2023-03-15

萧铁奴忙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兄弟分家这种事情有时候是很难阻挡的。但铁奴我却从来没想过要离开大哥、背叛大哥!”

折彦冲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你刚才那句话也有道理,但并不适合眼前的情况!兄弟分家,那至少也要等大家都富贵安乐了再分啊!如今忧患正深,又有外人觊觎!正是该抱团的时候,如何能分家!”

萧铁奴道:“所以二哥才不该走!这是他的不对!”

折彦冲道:“广弼有广弼的想法。而且他的想法,从道义上来讲也是立得足脚的。”

“可是……”

折彦冲挥了挥手道:“铁奴,我现在需要的不是劝谏,而是支持。辽南的安稳,现在我能依靠的只有应麒。但是在武功方面……”

萧铁奴听折彦冲如此说,心中一动,忙单膝跪下道:“大哥!铁奴错了!总之不管大哥你怎么决定,我跟在你身边就是了!就算真得面对女真,那铁奴也跟你并肩上!”

折彦冲大喜道:“好!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第一六九章 饥乱(下)

由于会宁与津门的互相牵制,整个宣和六年东京道都显得十分平静。辽南、塘沽出产的手工产品源源不绝地运往流求、日本、高丽、麻逸,换来了这两个地方所缺乏的粮食、银铜、黄金、茶叶。汉部实际上已初步实现东海经济圈的内部循环,虽然陶瓷与丝绸等还严重依赖于江南,但如果战争打响,汉部商人们所受到的冲击也许并没有杨应麒对欧阳适说的那么大。

从重和元年杨应麒便开始有计划地囤积粮食,至今已有七年。七年当中辽南曾一度丰收,两度歉收;大流求丰收过两回,遭过两次不大不小的台风——除去赈灾平输之费用,汉部的仓库仍有大量盈余。而由于今年麻逸、流求两地一齐丰收,一时间竟让东海米价大跌,杨应麒抛出大量财政积蓄以护农价买入,既得了两地农人交口赞誉,又囤积得汉部米粮满仓!辽口、津门、岱舆、永宁和塘沽的四个大仓库都塞满后,运粮船只犹自南来。杨应麒便将余粮分为两份:一份托给商人化整为零转运入太行山交给林翼打理,一份以“杨小七”的名义运入登州,建了两个巨型私仓存储起来。

汉部米烂陈仓的同时,大宋的粮食状况却大见恶化。中原各地水利失修,加上天灾人祸,竟导致了连续三年的凶荒!各地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造反,平了一起,又是一起。而宣和六年饥馑最为严重的又莫过于河北、山东!原来自大宋得了燕京这座空城,每年都得转运大量的粮食布帛供给那里的驻边军民,这个巨大的负担大部分落在河北、山东农民的头上,加上官吏在收税之余监额科敛,很快就逼得农人无法自活。山东闹起了两支大人马,一支为张万仙,人数约五万,一支为张迪,人数约十万。四处流窜,一路杀官掠食,听说登州有吃的,竟然合在一处向这边涌来。

其时山东半岛的行政区划为登莱二州,农民军要到半岛东部的登州,便得先经过半岛西部的莱州。莱州守臣听说饥民涌来吓得屁滚尿流,而清阳港的商人也无不忧心忡忡,登州守臣王师中除了奏请朝廷之外竟是束手无策,清阳港商会会长刘介赶紧致书杨应麒请他快想办法。

杨朴便请杨应麒干脆出兵,杨应麒沉吟道:“出兵之事断不可行!”

杨朴道:“若被饥民冲了清阳港,我们在山东的数载经营便毁于一旦了。”

杨应麒问道:“会宁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变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