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方瑛说道:“世叔久在中原,没有见过云南的山,特别是潞江左近,山势太陡峭了,简直是天险一般。一山所阻,难以飞跃,从永昌到麓川,虽然最近,但是天险重重。麓川只需据地势死守,我军就要山中损兵折将。”

“如果要修,不是数年,小侄以为非动用十几万人,修上十几年,也未必能将此地变为通途。”

潞江就是后世的怒江。而怒江这段的山脉,又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那就是横断山脉。稍稍学过地理,就知道那是怎么样的险阻。

即便在抗日时期,日本人占据了腾冲,也不能越过怒江攻云南。而在这个时代,怒江两岸也只有更荒凉,更难行。

麓川人即便再不会守,靠着地势,层层防守,也不会让明军好过的。

孟瑛说道:“那你以为如何是上策?”

方瑛说道:“从南路来,从黔宁王旧路。”

方瑛对沐氏非常不满,但是对沐英却不得不服,沐英是怎么将麓川打服,就是景东以逸待劳,大破麓川十几万大军,随即追上去犁庭扫穴,让麓川不得不投降。

而横断山脉到了麓川东边,已经只剩下一个余脉了。

但是再往东南却是没有了,也就说麓川的东南方向,虽然还是山势崎岖,但是与横断山脉哪里,飞鸟可渡的地形相比,却好走太多了。

孟瑛点点头,微微一笑,虽然没有说话,却也看得出来孟瑛对这个新认的侄子能力还很认可的。

方瑾见状,似乎受到了鼓励,说道:“世叔,北人在云南做战,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云南夏季秋酷热,北人难以忍受,所以最好选择冬春作战。”

“而今已经是正月。真正能作战的时间,也没有几个月了,如果这样拖延下去,就要等今年冬天了。”

孟瑛说道:“你觉得,几月份就不能做战了?”

方瑾说道:“五月。五月左右北人就不为战了。”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云南当地兵不足为用,孟瑛麾下的主力,就是北人。北人能不能适应云南气候,直接关系到这一战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