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页

朱祁镇将带大队人马留在天津城中,带着三千骑兵与于谦与直隶当地大小官员,一并去巡视卫河河堤。

可以说三千人,一般来说朱祁镇身边最低护卫人马。

所以,在北京城中,朱祁镇身边的人也许会少一点,但是一般也不少于一两百护卫,至于在北京城外,三千人是最低标准了。

所谓微服私访,根本就是扯淡。

最少朱祁镇不会做的,因为这对他太不负责了。想想他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还没有到卫河河堤之上,朱祁镇就远远的看过去,发现绵延到视线之外的土黄色的大坝,这些河堤都是夯土结构。

虽然这样的大堤,其实并不是多牢固的,很容易渗透漏水,或者有一些什么动物在河堤上打洞。引发溃堤。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成本问题。

即便每年近八百万两的投入,所有钱加起来,足够朝廷打上一场漠北决战的钱,也不足以让河北所有的堤坝都换成石堤。

而在这河堤之上,相隔数里都有一个闸门,开出一条渠来。

于谦给朱祁镇讲解,这些支渠是用来淤田,当河水大涨,泥沙具下的时候,开渠引水,将这些包含泥沙的浑水,将这些湿地,或者是盐碱地,给冲洗淤积出来,可以耕种的田地,这些新开的田地,于谦已经兴建了不少村落,都是安置的流民。

去年河南省,就有旱灾,朱祁镇还记得免除百余万石粮税。一般大灾都是有流民产生,而河北大工,更是吸纳了几乎整个北方的流民。

虽然具体人数,朱祁镇一时间不清楚,但是整个流民的动向,朱祁镇心里还是有谱的。

朱祁镇一路巡视卫河,见卫河之中,并没有多少船只。有的只是天津卫的船只。

朱祁镇听了,说道:“何必为朕一人,而劳动百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