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金英在宣宗朝也是当过司礼监太监的,与杨溥打过交道的。

杨溥带着几分明知故问,说道:“金公公,何故深夜来此?”

金英立即跪在地面之上,膝行几步,保住杨溥的大腿说道:“杨公救命,杨公救命。”

杨溥连忙将金英扶了起来,说道:“金公公,乃是故人,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金英这才将宫中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杨溥听得目中神光微微一聚,显然是入了神了。说实话,杨溥在宫中是有消息情报渠道的,但是杨溥再怎么说也是外臣,不敢做得太过分。

所以杨溥所能听到的消息,也是一般化的消息,这种内幕,杨溥还真不知道。

金英说道:“杨公救命,王振那厮,这一次根本不是查案的,就是要借此将某家置于死地的,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杨公千万救我一命。”

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

杨溥叹息一声,说道:“金公公,你我也算故人了,我就不和你说虚的了,王振这么多年横行大内,做了不知道多少事情,满朝文武无不发指。但是那又如何?这么多年王振伤了一根汗毛吗?朝中弹劾王振的奏折,如山似海,但是能进乾清宫吗?都被拦在司礼监之中。宫中的事情,老夫实在不能插手。”

杨溥对王振的印象并不是太差的。

毕竟下面的人将一切都堆在王振身上,但是实际上杨溥看得分明,有很多事情,都是王振代皇帝去做的。

毕竟各地镇守太监权威日重,无非是代替皇帝监控九边重镇。各地方的镇守太监也老老实实的。

这些杨溥都能接受。

反正没有了王振还有李振,毕竟宫中太监在永乐年间就深入到朝廷生态之中,换一个太监就更好吗?

杨溥对王振最不忍受的有两点,到与王振个人品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