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页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一切就按祖制来办,不过南直隶太过偏远了,劳师动众,祸害百姓,太子妃就在河北选吧。”

太祖的规定,皇后都要选自小户之家。

朱祁镇无意改变这一点,当然朱祁镇也知道,这里的小户,自然不会是真正的赤贫。但是朱祁镇依旧想了很多。

比如他一直执行的政策,就是向河北倾斜,不管是政治上,经济上的倾斜。

就河北打造成大明朱家的关中。

纵然将来天下板荡,以河北之力,也能重整天下。

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但是朱祁镇潜移默化的一直向这方面努力,而今河北已经是北方最繁荣的地方了。

无他,就是因为河北乃是北方最大的产量地,远远超过了河南,山东,陕西,山西。

第六十八章 诸子

河北的农业,让河北吸纳了大量的河南山东流民,在编户上一直在快速增长,之前北方的战事,大部分用得都是河北的粮食。

必须承认一点。

那就是而今单单靠河北,还支撑不起北京城,与延边的粮食消耗,但是随着河北水利进一步完善,依旧东北一带的屯耕。将来单单靠北方就能支撑起大明北部边防与京师,却是可以做到的。

而少府大量作坊兴建在以顺天府为中心,百余里的地方之内,也带动了当地经济。

更不要说大量河北籍将士参与战事,立下功劳。

如果细细看大量低级军官的籍贯,河北人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

虽然河北人在科举考试上发力,自然是比不过江南,浙江,江西,福建。这是文化底蕴的问题,但是大量河北籍将士立功受赏,列位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