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必须学!还要日以夜继的学!
就这样,大明官话先在官员和读书人中得到了推广,并被引以为时髦,成为高贵的象征!
人之初,性跟风,喜装逼,这等风气逐渐在民间拥有了广泛的基础,引以为潮流。
就如同二十一世纪在城里购房,起初农村很少有人愿意在城里买房的,忽然村里有户人家买了一套,并在乡邻间炫耀了一番,说给儿子做婚房娶媳妇用的。
不久后,村里就会有其他几户人家也在城中买了房。
原因很简单,你家能给孩子的,我家也必须要给,不然我儿子娶媳妇吃亏……
一个村就这么大地方,东家长西家短的,谁家在城里买房了,不去打听也能听到。
在攀比的风气下,谁愿意落后别人呢?很多人为了面子去城里买了房,甚至还有很多人家,家里原本欠了一屁股债,还硬着头皮去买房,买来后也不装修也不出租,就长期空着不住,等孩子结婚再搞。
当然了,当初早早买房的也赚了,现在不像十几年前以攀比为主,如今的年轻人在城里购房大多是为了结婚,以及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
明初之时,推行官话和买房类似,在乡邻中,谁要是不会说几句官话,就是老土包子,让人看不起!
在这种风气中,不出两年,大明朝上下皆认可了官话,朱元璋趁机下旨各学院教习官话,从源头推广。
由此,官话正式成为全民接受,直到崇祯朝,全国大多地方会说官话的百姓有很多,各地间的沟通障碍不大。
朱慈烺推行教育革新后,更是将官话如后世的普通话一样,着重推广普及。
按照皇后的提议,向海外普及大明官方,朱慈烺自然十分的赞成。
他也想看看以后的欧洲学生们,整天学习汉语是何表情。
特别来大明留学的外国学生,还得给他们安排个大明官话十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