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节后,狄仁杰应凤阁舍人崔玄暐之请前往其家赴宴。崔玄暐出身河北名族博陵崔氏,本身又官居凤阁要省,其人设宴,朝野人士参与者二三十众。

席中众人不乏诗文唱应,狄仁杰则揽杯独饮,脸上不乏忧怅之色。

“未知狄公何事绕怀,宴饮之际竟也惜字如金?”

很快有人便察觉到了狄仁杰的情绪有些不对,下席有秋官员外郎袁恕己入前询问道。

狄仁杰闻言后叹息一声,抬眼望向南方,口中说道:“所见宾友满席,不免追思故人。李承胄才艺卓然,论礼精湛,此日若能在席,必有妙语惊人,可惜风雅放于天南。”

众人听到这话,神态也都略有转变。狄仁杰所言李承胄,乃前宪台中丞李嗣真,旧年与狄仁杰等众宰相一同被流放。那一批流放者中,魏元忠与狄仁杰被先后起复,而前宰相任知古、李嗣真等则仍在流放地。

流放生活本来就悲苦有加,如今朝廷再遣使者调查流人谋反,可以想见那些流人们必然会更遭无妄之灾。所以当狄仁杰说完后,在场众人也都各自面露戚容,他们或有亲友仍在流放,即便没有,心里多多少少也都抱有同情。

随着狄仁杰的开口,宴席的欢乐气氛有所削减,众人再开口谈论起来,多多少少也都觉得朝廷如此做法有些矫枉过正之嫌。

眼见众人态度如此,狄仁杰心绪微微一宽。他之所以主动提起此事,就是希望能将人心稍作整合,上书劝阻此事。

虽然第一批的使者已经派出,但如果能够劝阻圣皇陛下后续的派遣,那也能对第一批南下的使者有所警示,让他们在推审事情的时候稍作收敛,对那些悲苦的流人们手下留情。

然而狄仁杰还没有开口,坐在主人席中的崔玄暐则叹息道:“诸君所言诚有可鉴,但朝廷所以派遣使者南下审察,也是有更深一层的顾虑啊。”

听到崔玄暐这么说,众人议论声为之一顿,就连狄仁杰也略有好奇的望向崔玄暐,想要听他讲一讲朝廷这么做的深层理由。他们这些时流虽然也在神都,但毕竟不能入参机要,难免就短于见识。

“李相公久在西京不归,事机收揽于外,也使朝中诸事运作不畅。更严重的,则就是让皇嗣久涉事中不能抽身笃静……”

崔玄暐所言便是李昭德出都调查王城驿凶案一事,一同出使的河内王武懿宗都已经返回了神都,但李昭德却以案情仍有疑点为由继续留顿西京。

狄仁杰本以为崔玄暐有什么深刻论述,但是听他言涉李昭德,不免便皱起了眉头。

他虽然在事闲司,但于朝中也多故旧,或许不能及时知晓许多机要,可也并不是对朝中人事纠葛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