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年并不差,他只是不如苏过而已。对于诗词歌赋的功底,在首阳书院之中也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李逵这名字很促狭,李是姓,用来作诗不妥。逵是大路的意思,那个诗人闲得慌,走在一条弹石路上,盯着路面看了一阵,吟诗一首?
这是一道送命题。
反正张松年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从何处下手。
反观李逵,口中念念有词,其实是在翻弄肚子仅有的那点墨水。不知不觉之中,他突然走到了悬崖边上,指着对面的崖壁上的一颗崖松道:“有了,诸位听我说: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228章 诗言志
‘立根原在破岩中。’
李逵朗诵着,仿佛身体和山林融为一体,突然间变得高大起来。
他径直走到悬崖边上,对着远山突然冷不丁的吼了一嗓子,嗓音洪亮且爆裂,宛如绝望中的不甘……任何人,都会以为,李逵这厮不会要自杀吧!
谁也不认为李逵有能力在半炷香的时间内,写出一首好诗来。不是说没有人达到,而是这种诗可遇不可求。和文章一样,有的诗写起来时间很短,诗人吟唱的功夫就作出来了。就像是《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王羲之也是醉酒状态写下了一篇传世的好文章,还附带一副传世行书瑰宝。
半炷香,八分之一个时辰。弹指间就过去了。对于深谙诗词的高手来说,可以写出一首应景之作。但是对李逵,首阳书院这些学子来说,这已经不是难了,而是故意刁难人。像苏轼这样的大佬,参加文会,最终赋诗一首,也要从酒宴开始之前一直憋,憋到酒宴憨处,才会在心中将腹稿打好,正儿八经的开始落笔。
没想到,李逵才在短短的半刻时间内,就开始吟唱。
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从一开始,李逵就没打算自己写。他要是胡乱拼凑一下,也能作出一首来,可是打油诗格调太低,实在让人提不起劲头来。对于文人来说,打油诗是野路子,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这玩意写在科举的试卷上,铁定是个死。写这样一首水平一般,影响力全无,甚至还可能被嘲讽的诗,肯定不能让李逵满意。
李逵是个有理想的少年,他要的就是一举将首阳书院对苏门的不甘心,彻底踩在泥里,然后踩实了,再啐一口唾沫,彻底让这些人绝望。
有了这个心思,自己写,肯定办不到。
只能背一首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