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页

“这等胡话,见了陛下可不敢胡说八道。”童贯似乎也能感受到李逵对于做官的不积极的态度。可问题是,提拔文官,他算哪根葱,皇帝怎么可能听他的建议?

不过李逵也有点感觉出来了,问童贯:“对了,陛下召见所谓何事?”

“这个,等你入宫了,见着了陛下自然知道了,咱家不过是宫中闲散的奴婢,怎么可能知道圣人的心意。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李大人送贡士榜单入宫,陛下见了之后,着实高兴。”

不得不说,童贯还是和李逵属于同一阵营的盟友,不露痕迹的给李逵提了个醒,皇帝高兴。

皇帝为什么高兴?

多半是看到了李逵和范冲高中了,这对于没人可用的皇帝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大宋,省试榜单如果说考官们是第一个知情人的话,那么在贡院之外,第一个知道省试结果的人只有一个人——皇帝。

在榜单誊写完之后,并不是第一时间送去贡院外张贴,而是送入皇宫之中,让皇帝御览,然后交宰相,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用印。

当然,元祐年间是特例,宣仁太皇太后是女流,并没有打算远学武则天,近学刘娥。而是将朝廷的抡才大典交给了她信任的臣子们。省试的排名,就是殿试的排名。也只有在这个时期,省试第一,就是当年的科举状元。

其实,皇帝早就想要主持一次殿试。

可惜,距离绍圣元年最近的一次科举,宣仁太后春秋鼎盛,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正来劲呢,怎么可能将权力交出去?

得亏是高太皇太后薨了,要不然多活十年,就小皇帝的气性,能走走在她皇奶奶的前头。

在此之前,赵煦还太小,加上从小被他皇祖母给压制着,不敢生出哪怕任何一丝的反抗情绪。有想法,只能在心里憋着。但是当他虚岁十五六岁的时候,血液里的帝王基因开始作祟,鼓动着他开始朝着千秋霸业前进。

或者说是少年人的叛逆心理,让他开始一点点的试探他的皇祖母的底线。

闹过,恨过,同时也绝望过。

绝望是很正常的,连自己的皇后都是皇祖母的人,整个后宫之中,还有岁可以信任?

赵煦第一个在宫中相信的人,只有一个,还是女人,就是刘清菁。